幼儿像稚嫩的小苗,那么的嫩绿可爱;幼儿像初开的花蕾,会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幼儿是每个家庭中的宝贝,左右着成人的注意力,影响着成人的情绪;幼儿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幼儿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又有多少不同的个性,怎么样正确认识他们,对待他们,给与什么样的阳光雨露,才能使他们茁壮成长,需要我们不断地加以探索,加以总结。
天真好奇模仿可塑
人世间,有各种各样的人,不同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但在他们的一生中,幼儿阶段必是一个天真的、不知忧虑、充满好奇的年代,他们对搓泥巴、掷冰块、滚雪球、捉小虫充满兴趣,玩具枪、布娃娃等各种玩具对他们充满吸引力。他们生命力旺盛,敏感的观察、模仿着周围的一切。但他们都处于弱势,处于被保护、被培育状态。他们是可塑的,这段时间打下的烙印,可以长期影响他们成长过程的思维,有的甚至是人们的共识。幼儿教育除按常规方法给幼儿上课,如唱歌、跳舞、绘画等之外,幼儿教师的言行、家庭成员的言行起到潜移默化非常重要的影响。教育幼儿要“听话”,“听话”这个词已经不知是多少代人教育孩子的共识用词了,听话的好孩子,听老师的话、听爸爸妈妈的话、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孩子要听话,这样实际是削弱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削弱孩子的平等权力,中国的封建社会人与人的平等不就反映在某些人绝对服从某些人的“听话”吗?遇到过这样的孩子,什么事都要听妈妈的,有一天有一个蚊子叮在她的腿上,小朋友要她把蚊子打死,她哭着说:“妈妈说蚊子、苍蝇很脏很脏,不能碰”——“大人说话孩子不要管”又是某些人从祖辈那里学、传下来的,这难道是对幼儿的平等吗,幼儿对周围充满着好奇,想从长辈那里摄取点什么,也渴望得到交流,这种泼冷水的方法会对幼儿产生什么影响呢?有一个幼儿在和另一个幼儿说话玩耍,妈妈兴致勃勃的问孩子“你们在说什么玩什么呀,”孩子回答她:“我们小孩说话大人也不要管。”
对幼儿的教育很重要的是身教,孝敬长辈,并不要口头怎么说,有一个三代同住一起的家庭,由于吃饭时这个幼儿的父母常将可口的菜送给老人,这个孩子在无人教他的情况下,主动的将好吃的菜送到爷爷奶奶碗中,甚至还会主动打扫“碗脚子”。有一个可爱的三岁小男孩看到父母经常不骑车,走路上班锻炼身体,一次带他上公园玩,实际上他已走的很累了,父亲要抱他,他却说:“不要抱,我要多走路锻炼身体”。
巧妙的诱导孩子可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但打、骂孩子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有一位妈妈因琐事为孩子好,而忍不住动手打了孩子,奶奶眼见却不动声色,孩子到一边后,她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你对妈妈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孩子果真对妈妈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说得妈妈哑口无言,异常羞愧。有一次在幼儿园,看见两个小朋友在动手了,她从中调解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回家后又问奶奶“什么是君子呀”。
扬长避短因人施教
既要重视对幼儿的共性教育,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从遗传学的角度看,遗传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同种植物没有两棵是长得完全一样的,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两朵花是完全一样的。人的长相、身材、气质、素质也没有完全一样的。因此,每个家长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心目中的孩子相要求。现在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我们不能去做不切实际的要求,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要扬长避短。多年的幼儿教学实践发现孩子的个性特点差别很大,作为幼儿教师决不能满足于一般教学,一定要仔细观察和正确认识孩子的特点,和家长配合,找出一条适合幼儿自身发展的途径,把幼儿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有一个小女孩,两个大大的眼睛,美丽动人,有点过早成熟的小嘴,一入园就“叭叭”叫个不停,不怕人,有霸气,会欺负小朋友,引起哭闹不安,老师管她,她会回嘴,有时她还会指责老师的不是,弄得你哭笑不得。怎样来培育这棵小苗呢?简单的批评、管教难以奏效,根据她好说、好动,爱管闲事的特点,先让她试当小组长,让她有当小组长的荣誉感,要带头表现好。渐渐地这孩子表现出聪明、勤快的长处。她能及时收画本,还主动帮小朋友把桌、椅放整齐,及时表扬她,她的两个大眼睛笑得更加美丽了。但欺负小朋友的事还时有发生,我们和家长联系,肯定她的长处,共同帮助她克服欺负小朋友的缺点,通过讲故事、学儿歌等方法进行启发诱导,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在成长的过程中发现这孩子确有组织能力,她能够指挥别的小朋友。我们就让她当值日生,她很称职,能主动帮老师做一些事情,孩子午睡要搬床、被,不用老师说,小小的身体,力气可还不小呢。自从当上值日生以后,不但不欺负小朋友,还时常去关心、帮助别人。这个孩子离开幼儿园上小学后,连任班长,被评为三好生。
一个刚入园的男孩,性格内向,胆小爱哭,不爱说话,对唱歌、跳舞好像都没有兴趣。家长让他参加课外绘画班,刚开始还能画一点,以后又画不下去了。让他练字,也练不下去。老师注意观察他,发现他对数字计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惊人的准确率。于是老师有意和他交流数字计算,做起加减法来他特高兴,全然没有了胆小、不爱说话的毛病,他还会出题考老师,考家长,比比看,谁算得快。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鼓励下,他对计算的兴趣愈来愈浓,渐渐地悟出了加法和乘法的关系,3个3加起来等于9,那不就是3乘3吗,很快他就把九九表弄明白了。孩子上小学、中学后,数学的长处愈加得到发挥,多次获得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最终走进大学的殿堂,成为高等学俯里一名不可多得的数学尖子。
以上举例的两个孩子在他们初入幼儿园时,并没有突出的表现,更没有与众不同的天赋,相反还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只不过我们的老师、家长发扬了孩子的长处,挖掘了孩子的潜能,使得孩子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当然每个孩子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是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家长、老师在平时的生活、教学当中,要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一经发现,要加以好好培养。
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在注重幼儿普遍教育的同时,更要学会因人施教,要顺其自然地挖掘孩子的特长,引导孩子逐步向成功迈进。我们不可能做到使每个孩子将来都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但我们可以做到使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不同的岗位上施展他们的才华,造就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材。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出现提示: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