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里,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脏对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归,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长期五味偏嗜,会引发五脏的“连锁反应”,不利于健康;反之,五脏病变会影响舌的味觉功能,使人对五味的喜恶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的饮食嗜味或口味的突然变化。
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说:口味偏好与健康的关系!
2、偏好苦味,注意心火
苦入心,适当食用苦味可以清心火、消暑热。但偏嗜苦味,则多为心火内盛的表现,常见的症状有: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口角生疮、舌尖红等。
苦味食物虽然具有一定营养价值,但大多性质寒凉。长期偏嗜苦味不仅损伤心气,还会加重食欲差、腹部冷痛、拉肚子等脾胃虚寒症状。
建议
①喜食苦味的人,可适量选择苦瓜、芥蓝、芦荟、苦丁、水箭草、岗梅根、玉蝴蝶等;食用苦味的蔬菜时可以先用淡盐水浸渍片刻,将汁滤去再漂洗后食用。
②牛油果榨汁服用,其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橄榄油类似,对于心脏来说能起到很好的抗氧化保护。
③喝凉茶要适度,最好避免空腹饮用。
3、偏好甘味,注意脾胃
甘入脾,甘味对脾胃有滋养作用。但嗜食甘甜者往往有脾虚的问题,甘甜容易造成困阻中焦,形成痰湿,进而伤脾。
临床上,脾胃病患者大多嗜甘,而这种口味偏嗜会进一步损伤脾胃,对于溃疡病患者来说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重病情,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嗜甘还会引发龋齿、糖尿病、肥胖,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建议
①平时可以选择含糖量低又不失甜味的谷类、水果、蔬菜,如山药、藕、南瓜、红薯、玉米、豆类、枇杷、苹果、菠萝、猕猴桃等。
②用荷叶绿豆粥、水果羹、山药煲来代替甜品。
③白扁豆炒熟食用,或用白扁豆煮粥服食,能补脾胃虚弱。
4、偏好辛味,注意肺气
辛味主要来自于姜、蒜,适当食用有助于解表行气、调理气血、通阳发汗,先解肺气,再散脾胃湿气。四川地区湿气重,因此喜爱辛辣食物(如:花椒)的人也相对较多。
但长期过食辛辣,则容易导致肺气宣发太过,气机耗散、耗伤精神,伴随腰疼、麻木、疲惫、头昏脑涨等症状。
建议
①生姜、辣椒、葱蒜、洋葱等都属辛味食物,作为烹饪调料可改善食欲,但一定要适量,以免刺激肠胃。
②银耳可做菜肴或炖煮食用,例如与百合或樱桃加冰糖做羹。润肺化痰、养阴生津,可治疗阴虚肺燥、咽干口渴等症。
③萝卜生吃可治疗热病口渴、肺热咳嗽;如果与甘蔗、梨、莲藕等榨汁同饮,效果更好。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的作用。
5、偏好咸味,注意肾脏
咸入肾,适量的咸味对肾有滋养作用。北方地区寒冷,菜品和人的口味往往偏咸,这与咸能补肾,化为阳气而御寒,增强人体抗寒能力不无关系。
长期偏嗜咸味会损伤肾脏,从而造成肾功气亏损或者肾功能失调,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慢性肾病等。
建议
①核桃有补肾固精、利尿消石、润肠通便、温肺定喘的作用,常用于肾虚腰痛、尿路结石等症。
②山药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比较适宜肾虚的人食用。
③黑芝麻性平味甘,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对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白发、脱发、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有较好的食疗保健作用。
投搞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教学堂0-6china
出现提示: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