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宝妈们对下面的场景一定不陌生
刚给孩子讲完故事,一转身绘本被撕了
十几个盒装饮料,全都被孩子打开了
家长先别着急生气
看看孩子做这些“坏事”的好处吧
宝宝经常进行手部动作
有助于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促进大脑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协调
丰富对外界事物的认识
今天跟着小编详细了解一下
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吧
「小肌肉动作」是儿童使用手部小肌肉的力量,灵巧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手部的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
其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简单操作物品”、“较准确地操作物品”和“精确操作、灵活协调”,以阶梯性呈现,具体参见下图?
3-6岁是儿童小肌肉动作发展的中期阶段,我们一起详细地了解一下吧。
此时,儿童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小肌肉,能进行适度的手眼协调活动。那么,孩子具体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呢?
除了上图之外,撕饼干袋、摁印花机、倒果汁、串大珠子也属于这个阶段儿童的表现。
复杂、精巧、娴熟的手指的动作,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让幼儿变得更聪明。爸爸妈妈要抓住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时期,在生活和游戏中给宝宝动手的机会,促进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尽量放手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和锻炼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做:
舀
1.用餐时,家长尽量让宝贝自己用勺子舀饭菜、舀汤,这样既能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还能让小肌肉群得到锻炼。
2.在日常生活中,妈妈要多让宝贝帮忙。如:指导宝宝将大米从袋子里舀到电饭锅里,还可以让宝宝帮忙给家里的花浇水等。
夹
1.妈妈洗完衣服之后,让宝宝帮忙,把袜子、内裤等夹到衣架上。
2.吃饭时,可以让宝宝尝试用筷子进餐,锻炼手指的配合协调能力。
3.妈妈带宝宝到超市里买东西时,可以指导他们用小夹子将面包、糕点等夹到托盘或袋子中。
拧
1.在家中或外出喝瓶装水时,家长可以先把盖子拧松,然后让孩子帮忙拧开。反之,让孩子把瓶盖拧紧。
2.家长打扫卫生时,也给宝宝一块抹布,指导他们把抹布弄湿,然后拧干帮忙擦桌子。
撕
1.家长可以准备一些纸,和宝宝玩撕纸的游戏。开始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形状,当宝贝熟练之后,还可以将纸对折之后,撕出想要的形状。
2.一些食品包装纸、塑料袋等都可以让宝贝帮忙撕开包装,但是家长要注意,质地硬或尖锐的包装,不要让孩子自己撕。
抓
1.家长把纸盒做成一个动物的形状,嘴巴向上张开,准备好红枣、核桃、扁豆等食物,让宝宝可以抓起“食物”喂动物。
2.家长准备两个碗,一个碗里放上豆子,让幼儿五指张开抓豆子,然后放到空碗里,可以左右手互换,反复操作。
3.家长伸出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抓起一个线球,让幼儿也跟着做,这样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度。
敲
1.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些高尔夫的塑料球钉,一把塑料质感的锤子,让他们在泡沫板上练习钉钉子,感受敲一敲,锤一锤,软与硬的不同质感。
2.在塑料瓶的瓶身剪出一个16mm的洞,将瓶子平放在桌上,把一个15mm的塑料小球放在洞口,用小锤敲击小球进入洞中。
剪
1.家长在彩纸上画出各式各样的形状,让宝宝用儿童剪刀,沿着轮廓进行裁剪。在使用过程中,家长要在旁边作好监护。
2.家长可以逐步增加难度,在蛋糕纸碟上画出刺猬的形状,让幼儿用剪刀剪出小刺猬背部的刺。纸碟硬度高,刺猬背部的刺细小,对手指肌肉能力要求更高。
绕
1.家长引导孩子竖起食指和中指,用毛线缠绕,到达一定厚度后,用另一根毛线穿过手指中间的缝隙打结固定。取下毛线团,引导孩子用小剪刀把边缘剪开,做成一个漂亮的小绒球。
2. 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瓶子,和孩子一起将毛线缠绕到瓶身上,可以锻炼手部小动作。
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尝试解扣子、扣扣子。刚开始的时候,家长要手把手地教,有耐心、循序渐进。
系
家长让孩子自己尝试系鞋带,也可以让他帮爸爸系领带,帮妈妈系蝴蝶结等,先展示给幼儿看,然后鼓励孩子多尝试,提高动手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穿
家长多和孩子玩穿珠子的游戏,给幼儿准备一些鱼线、珠子、扣子等,指导他们用线穿过珠子、扣子等,锻炼幼儿双手协调及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插
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把牙签插进牙签桶(家长需全程陪同)、向饮料瓶中插吸管、将钥匙插进锁眼开门等,可以帮助幼儿练习插的动作。
捏
1.家长指导孩子用拇指和食指将珠子捏住,放进空碗中,可以锻炼幼儿双手协调及手眼协调的灵活性。
2.除了珠子外,纸张、海绵块等生活用品可以让幼儿捏住,感受不同物体的感觉和力度,帮助手指肌肉得到锻炼。
通过上面的分享
相信家长们对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发展
已有所了解
我们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
在实践中逐步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
让小肌肉动作得到更好地发展
如关注幼教领域,善于教学、保育或管理,亦或是亲子养育等方面心得,愿与全国幼教人士及家长交流,投搞邮箱:zkyjssedu@126.com 也可加微信:13366396045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教学堂0-6china
出现提示: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特此鸣谢辽宁省鞍山市白鸽幼儿园教研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