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案例:
哥哥8岁,弟弟3岁,哥哥总是打弟弟,抢夺弟弟的玩具,怎么办?
三个原则:
哥哥打弟弟既是哥哥的问题,也是父母的问题,但“罪魁祸首”是弟弟。缓解或避免哥哥打弟弟的问题,可以用以下三个原则。
1、不过度干涉
在家庭生活中,打架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部分,倒是那些从来不打架的孩子,一旦打架,就可能没有轻重。弟弟虽然在打架中处于弱势而吃亏,但他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步学会了竞争与服从。
2、保持中立
如果父母在现场,不能纵容孩子在父母面前打架,但也要尽量保持中立。父母可以把哥哥和弟弟拉开,提醒孩子:“打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更好的办法是相互商量。”。如果父母不在现场,弟弟告状。那么既不要责骂哥哥,也不要袒护弟弟。只需要告诉孩子:“野蛮人用打架的方法解决问题,文明人用商议的办法解决问题。”
3、理解
在哥哥打弟弟的事件中,父母要理解弟弟的委屈,但更要理解哥哥的苦衷。弟弟出生之后,弟弟从哥哥那里分享甚至夺走了父母的爱、抢走了父母的关注。
唯一的问题:
哥哥虽然比弟弟年长,但他仍然“很傻很天真”。他本应发挥自己在智力、体力和善解人意等方面的优势来为父母分忧,以此赢得父母的爱与关注。但他不懂这个秘密。他只能靠简单的武力来惩罚弟弟,发泄心中的妒恨。正因为哥哥有这样的苦衷,所以,哥哥打弟弟时,父母不能袒护弟弟,更不能责骂或打骂哥哥。父母袒护弟弟、责骂哥哥,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变得更糟。
比如,哥哥遭到父母的责骂或打骂之后,哥哥会对弟弟更加怀恨在心,一旦父母不在现场,哥哥会变本加厉地打弟弟。这既是对弟弟的报复,也是对父母的报复。久之,孩子会养成多疑、善妒、睚眦必报的坏脾气。
比如,哥哥遭到父母的责骂或打骂之后,哥哥反倒会在潜意识里有某种满足感:虽然没有赢得父母的爱,但至少赢得了父母的关注,这也不错。有的孩子甚至会顺着这个方向,用制造麻烦的方式来赢得父母的关注。
孩子是察言观色的专家,但他常常会用错误的解释模式去解释他所观察到的事情。孩子常常会因为错误的解释模式而做一些傻事。
解决办法:
让哥哥和弟弟理解权利与责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需要想一些办法。
第一,父母可以提醒弟弟:
如果哥哥要分享弟弟的玩具,弟弟可以让哥哥玩一会。弟弟服从哥哥之后,也会获得一些权利,比如,弟弟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哥哥的帮助和保护。哥哥有更多的经验,有更大的力气,哥哥能够帮父母分担家务。
第二,父母可以提醒哥哥:
作为家里的老大,有帮助和保护弟弟的责任。哥哥可以分享弟弟的玩具,但是,玩一会之后,要还给弟弟,要让弟弟开心。哥哥的优势不在于争抢玩具或打弟弟,哥哥的优势在于他比弟弟更能干。
接下来,父母最好为哥哥和弟弟分派各自力所能及的任务,以便转移打架或争抢玩具的注意力。父母要不断为哥哥和弟弟创造做事的机会,让哥哥和弟弟总有事情可做,让哥哥和弟弟都在家里建功立业。父母的责任是验收和评估哥哥和弟弟做事的质量。
采用这些办法,父母就可以让哥哥和弟弟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而不再为争抢玩具而打架。人容易同苦,却不易同甘。为了避免孩子之间争吵、打架,最好让孩子多“共苦”,少“同甘”。游戏也是重要的,但对孩子来说,他们也能从做事中找到欢乐。如果父母善于引导,孩子会把做事或工作当作游戏。
患难见真情,如果哥哥和弟弟忙于解决问题,就可能因为一个人无法解决问题而相互合作、患难与共。
如关注幼教领域,善于教学、保育或管理,亦或是亲子养育等方面心得,愿与全国幼教人士及家长交流,投搞邮箱:zkyjssedu@126.com 也可加微信:13366396045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教学堂0-6china
出现提示: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