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幼教家园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Q3NDQ2OA==&mid=2651271277&idx=1&sn=cb1a9a6dadb4051c3403cc9414ddf0ee
今儿个“五四”青年节
年轻幼师们出来过节啦!
家园小助手也是今天才知道
原来青年节是放假的
尽管我们都没有放假这个福利
但是家园小助手搞了个事情
聊(撩)到了年轻教师们最头疼的问题
向10万资深幼教人取经
让我们一起给常见的棘手问题放个假!
快夸我好厉害,嘻嘻~
Top 1
有时父母会问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来了解他过得好不好。孩子虽然不会撒谎,但是父母们也忽视了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
3—6岁的孩子常把假想当真实,说出的情况有些是自己内心虚构的假象,所以孩子有时候表述不一定是真实的。
就比如说,一个小朋友很想得到小红花,但是他没有得到,就会想象自己得到了小红花,回家也会对父母这么说,但实际上他是没有得到的。
这个小朋友假想的是好的画面,如果他想象的是不好的事情,比如别的小朋友抢了他玩具等等,在和家长表述时,就有可能是谁谁谁抢我玩具了。
家长正巧不了解实际情况,就容易对老师产生误会,家园之间的互信受到影响。
家园小助手来支招
1.老师要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情况。如果孩子不舒服或者在幼儿园表现异常,老师需要向家长说明当时的情况和解决办法,让家长及时了解情况,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2.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家园之间的联系。当幼儿园举办各种活动时,可以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身临其境地感受孩子的生活环境,老师也可以借机与家长多多沟通,交流育儿经验。
3.掌握家园沟通的技巧。当孩子犯错了,老师要先表扬孩子,然后再委婉地向家长说出孩子存在的问题,为家长提供建设性的育儿方法。老师要心平气和,不要用训斥、埋怨等语气与家长沟通。
Top 2
3—6岁的孩子正处于自制力偏差的年纪,一些宝贝在上课时,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吵吵闹闹,难以安静下来。
还有的孩子自己比较有想法,如果老师的活动或游戏是他不喜欢的,就干脆不参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童童小朋友很喜欢班里的老师,一次课上回答问题时,老师没有叫童童,他就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了。为了吸引老师的关注,在集体游戏时,童童故意说话、给旁边的小朋友“捣乱”。
家园小助手来支招
1.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老师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兴趣说出来,或者积极地与家长沟通了解,然后组织匹配宝贝兴趣的活动,再给他机会去展示自己,慢慢地学会跟小朋友一起活动。
2.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活动时,老师要让孩子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让他逐渐地了解到,遵守规则可以让事情做得更好。在孩子制定好规则并如约遵守时,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表扬。
3.对孩子充分的关注。有的孩子跑跑跳跳可能是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怕老师忽视自己。有这种情况时,老师不要批评孩子,先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爱,再引导孩子遵守课堂纪律。
上面说到的童童就是这个问题,老师注意童童这一现象后,把童童抱在怀里,夸赞了他近期的一些表现,让童童知道老师是很关注他的。
同时,又提出童童可以和大家一起做游戏,那就更好了。童童知道老师很喜欢他,在课堂上也不“捣乱”了,很快和大家做起游戏来。
Top 3
现在孩子的很多事情常被大人们“包办”,也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机会。有的宝贝在幼儿园一定要老师帮忙喂饭、穿衣、如厕等,遇到事情总会习惯性地找成人帮忙。
家园小助手来支招
1.为孩子提供动手的场景。在园里,老师们尽量不要全权代劳孩子的事情,可以多加辅导和鼓励,比如说孩子们穿脱衣、收拾玩具的时候。对表现好的小朋友及时地提出表扬,激励孩子再接再厉。
2.利用游戏激发孩子动手的兴趣。老师可以把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游戏结合起来,比如说日常午睡前后,就可以让孩子进行穿脱衣服的游戏。
游戏化教学是孩子最喜欢的方法,幼儿园的张老师在孩子午睡前后,会让小朋友们比赛谁穿脱衣服又快又好。孩子们完全没有把这件事当成是难题,而是玩的过程中穿好衣服了。
3.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老师要利用好主题班会与家长做好约定,周末在家也要让孩子多动手,家长要忍住少帮忙,做个“懒父母”,耐心地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自理能力。
Top 4
有时候,家长没有意识到要培养孩子规律的作息,导致孩子“晚上不睡,早上赖床”,这样就容易入园迟到。还有的时候,孩子入园爱闹情绪,家长就会顺从孩子的意愿在家休息了。
家园小助手来支招
1.老师要让家长明白孩子准时入园、连续送园的重要性。做主题班会或相关的班级活动时,可以多些宣讲,让家长明白孩子准时入园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的好方法。
当然,上两天幼儿园歇一天的送园方式也是欠妥的,休息了之后再送园,更容易让孩子排斥幼儿园的生活。
2.在园内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老师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行为训练,如活动、游戏等,为孩子规定好完成的时间,强化宝贝的时间观念。对于连续入园且没有迟到的孩子,要给予奖励,让其他的孩子向小榜样学习。
3.激发孩子对幼儿园的好奇心。每天放学之前,老师可以向小朋友剧透一下明天的活动,让孩子对第二天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兴趣,带着好奇心积极入园。
晓丽老师的班上就有不连着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她采取了上述几种方法,效果很明显。迟到、不来的宝贝减少了,家长也反映孩子睡前就念叨第二天要干什么,早上起床的时候,也不赖床了。
Top 5
有些小朋友非常想和班级的同学一起做游戏,但是不好意思主动打招呼;还有的小朋友想和别人玩玩具,但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就会推搡别人或是直接抢玩具。
这些都是幼儿在集体交往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表达交往诉求。
家园小助手来支招
1.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和帮助。对于不敢迈出交往第一步的孩子,老师可以带领他亲身示范,运用情景教会他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和鼓励。有一两次成功的经验,孩子就愿意主动去和小朋友们玩耍了。
2.让孩子懂得分享。有些孩子在集体活动时,会推搡其他小朋友或抢玩具,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老师要帮助孩子了解“我的”和“别人的”概念,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允许才能动。公共的东西,是大家一起玩的,不能硬抢和独占,要学会大家一起分享。
3.及时化解矛盾。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或是其他原因造成了矛盾,老师要及时调解。
沫沫和淘淘就是这样,因为玩游戏俩人生气了,老师分别搂住两个孩子,告诉他们这个过程中彼此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又帮助两人回忆之前玩耍的快乐场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把刚才的不愉快忘记了。
JIA YUAN SHUO
幼教家园有话说
本期聊了幼师常遇问题的top榜,
是不是戳中了一些年轻老师的内心呢?
有了家园小助手的支招,
相信你一定能用耐心、细心、爱心去解决问题。
让我们在幼教的道路上不断实践、思考和精进,
愿你度过一个更加有意义的青年节!
你还遇到过怎样的问题呢?
欢迎留言和我们分享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点赞并且推荐给你的好友。
关注幼教家园
和百万幼师共同成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幼教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