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成都疾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3MDA2MDgwOQ==&mid=2247575474&idx=1&sn=64f013c1913466489cc4bcf35a6a847e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
蚊子也进入了活跃期
对它可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这个小小的家伙
可能会带来大大的痛苦
最典型的就要属经它传播的
登革热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的城市、半城市地区广泛流行。雨季到来后,降水增多,随着媒介伊蚊大量孳生,登革热也随之传播开来。目前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孟加拉国、柬埔寨、老挝、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巴拉圭等国家都已经迎来了登革热的流行季节。大家在计划出行旅游(尤其是出境游)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防范。
今天
小编就和大家仔细地唠一唠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
登革热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
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5~9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患者发病早期症状和流行性感冒症状相像,容易被误认为得了流感。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三红(面红、颈红、胸红)和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严重时可致死。除了以上症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候还可能出现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市民们外出旅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外出旅游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关注目的地是否存在登革热疫情,及时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衣长裤及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旅行期间做好防护
?个人防护:出门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在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时刻注意蚊虫叮咬,发现蚊子吸血,直接上手拍!
?场所防护:避免在易孳生蚊虫的草丛、树阴、凉亭、垃圾站等户外阴暗潮湿处长时间逗留。
?住处选择:选择有纱门、纱窗的地方居住,并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驱蚊物品。
返程后注意
?入境时留意:若出现发热、关节肌肉痛及皮疹等类似症状,立即向海关申报。
?及时就诊:返程后14天内,出现高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应避免被蚊虫叮咬,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若出现退热后病情恶化、严重腹部疼痛、持续呕吐、昏睡或烦躁不安及明显出血等重症倾向时,请立即就诊。
?做好防护:确诊登革热后为防止疾病传播,请配合当地卫生部门登革热防治要求。尽量住院治疗,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
登革热的防控重点在防蚊,随着气温升高,蚊子也逐渐活跃起来。市民们应当从我做起,坚持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参与环境清洁,做好防蚊“九字诀”。
换:水生植物定期换水(每3—5天换水一次)。
清:及时清理饮水机、花盆底托等积水(每3—5天清理一次)。
翻:闲置、废弃容器需清除或翻倒过来。
养:水缸、鱼缸等适时放养鱼类(每周清洗1次)。
注意:清积水时发现有蚊幼虫孳生的,不要倒在下水道中,可就近倒在干燥的平地上。
通:室内保持通风,避免潮湿。
扫:常打扫,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③ 做防护
装:室内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
(注: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撰稿:吴昕钰、冯静
编辑:伍小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