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成都温江教育
温江教育教师节系列栏目
昨日推出了
《我与教育的十年》(点击回顾)
反响热烈
今天温小教要跟大家分享
教龄二十年温江教师的那些事儿
一起来看看吧
“学识与思想齐飞,成绩携品德并进。” 时间带给了她什么?她从一位胆怯的实习生变成了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散文小说,带学生领略文学艺术美的同时深入主旨探讨哲学魅力;文言文,让人最头晕目眩的部分,她以有趣视频提起学生的兴趣,接龙回答更是让每个人都投入进来。她从一头黑色长发到利落微卷的棕色短发;她从孤身一人到桃李天下。她很好地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也担任好了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双重角色。
声如银铃,句句佳言动听。
“去光荣地受伤,去勇敢地痊愈” 她在给学生的明信片上这样写道,“不要去害怕失败”。她总是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她总是说:“如果是我的话,我会XXX”,而不会说“你应该XXX”。她告诉学生:“永远不要去诋毁他人”。她不厌其烦地教她的学生去透过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她会在每周收集学生的随笔,会在本子上面贴便利贴回复学生对于知识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她能注意到精神不好的学生,在课后询问他需不需要咖啡,她也会在让理科不好的同学每天整理理综笔记给她看……
二十年一挥间,她始终明白教育不是夸夸其谈浮光掠影,教育是一种良知的守望。未来,让我们一起在淡泊中追求,在奋斗中奉献。
“师道如水,润万物而无形、无声。” ——永宁中学 朱华萍
朱华萍同志自2000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永宁中学教学。她见证着永宁中学的发展与变化,永宁中学也见证了她的成长与成熟。二十二年来,朱老师一直扎根在永宁这方热地,坚守初心,为永宁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忱。
记得她所带的2021级6班有个同学特别调皮,该同学是属于完全坐不住、完全不听招呼的类型,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脾气一上来,六亲不认。他自身头脑本来是非常灵活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却早早地厌学、弃学了。
朱老师用自己高明的治班策略和“严慈相济”的管理风格,耐心引导、爱心引领着他,使这个曾经的“魔王”在初三时完全变了个样:他没有了那一身戾气,取而代之的是对老师的尊重,对学习的不放弃。最终,这位同学一次性完成了初中学业(不需补考)并顺利升入高一级学校。
孩子的改变,正是对朱华萍老师教育工作的最佳肯定,也是对她班主任智慧的最佳诠释。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镇子小学 杨晓雪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笔下那令人神往的桃花源已经寻觅不见。但每一个教育人,当踏上教育战线的第一天,都在不断寻觅,那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桃花源。
她所在的温江区镇子小学位于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隐匿于两江绿水环绕、万亩花田簇拥之中。是一所典型的田园生态学校。在这个大花园里,春耕——她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善良和爱的种子;夏耘——她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孩子们的记忆;秋收——她收获着世界上最贵重的礼物;冬藏——“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孩子们在四季轮回中,渐渐长大。
雨涵,一个热爱阅读,心灵敏感的孩子。她正在捡地上散落的花瓣。她轻轻走过去。“老师,花瓣这样落在地上,被踩烂了,就不美了,好可惜呀!” 其它孩子也好奇地围了过来。“是啊!他们都不是粉红色的了。” “不过龚自珍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会变成肥料的!”班里大大咧咧的国强说道。“我们还是像林黛玉一样把她们收集起来,埋掉吧!”喜欢读《红楼梦》的小杰提议道。班上的孩子七嘴八舌地提出了各种建议。雨涵闪动着她那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说:“老师,Roseonly里面卖的永生花可贵了。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些花做成永生花呢?”孩子们的不忍,生发出爱的力量、爱的创造,做出了他们的第一幅干花作品,并取名“印象春天”。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善良、爱的种子,这!不就是她一直追寻的教育桃花源吗?孩子们善良、勇敢、热爱劳动;他们活泼、灵动、勤于思考;他们自主、自由、自在地生长!他们有理想、有本领、又有担当。他们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武陵人已远,但教育的“桃花源”并不远,她将一直追寻心中那片教育的“桃花源”。
“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融入了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柳岸锦城园 郭文君 郭文君,现任温江区柳岸锦城幼儿园园长。该同志作为成都市温江区首次选派出的援藏支教幼儿教师,在带班过程中,不仅刻苦学习藏语,还在精准支教、“传帮带”示范引领方面创新性地开展各项园内工作,赢得幼儿、家长及同事的高度肯定。
在推进色达县乡村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过程中,该同志根据色达当地现状,提出通过四个举措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具体措施是:实地调研,摸排教育现状;制定手册,规范学前管理;结合需求,开展有效培训;特殊问题,实施定制指导。同时量体裁衣制定切实可行的系列规章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帮助色达县教体局申报《提升幼儿园办园质量改善色达县幼儿入园状况改革试点》项目,于2018年6月被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办公室成功立项。为推进色达县学前教育向着“规范化、均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郭文君将会永远记住这段援藏支教岁月,不管身处何方,都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用“援藏精神”激励自己,不断向前! 金马学校2010级&2022届毕业留影
“让人生因教育而美丽,教育因学生而精彩,学生因教师而幸福!”
“用汗水浇灌生命,用智慧点亮人生。”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
“身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人民教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是我做事的准则。”
“在平凡中追求我挚爱的教育事业,在清贫中享受我教书育人的快乐!”
“接纳每一个,支持每一个,欣赏每一个!”
“做人以真,待人以善,示人以美,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做孩子们的好朋友。”
“幼教路漫漫,温柔而坚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