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隔离的日子里
阅读成为疗愈并丰富我们心灵的重要工作
怎样才能成为有阅读协助能力的成人?
钱伯斯的阅读循环圈
是每位要带着孩子阅读的入门知识
有这样几个核心概念
1、作为成人,我们要有能力判断、选择、推荐书籍给孩子。我们强烈推荐每个家庭应该保障一定的读书资金,允许孩子到书店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有条件的家庭应该给孩子布置一个小小的书柜,图书应该让孩子随手可得。同时鼓励家长先阅读,诱惑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犹太人在孩子出生以后,就会在书籍上抹上蜂蜜,让婴儿去舔舐,让孩子从小就知道,书里有蜜。
2、作为成人,我们要留出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正如松居直先生所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拥抱是除了书籍本身而外,最重要的意义,图画书是亲子关系的纽带。钱伯斯特别强调,阅读时间是阅读环境的四个最核心要素的首要的要素。阅读可以有听别人读和自己读两种方式,当然自己读是最终的目的。
3、读完以后,孩子特别需要有一个人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种感受也许不能局限于说出书中的内容,孩子喜欢一本书,引起的反应通常被描述为“高兴”、“厌倦”、“激动”、“有趣”、“享受”、“狂喜”等等。为了帮助孩子们成为有思想的阅读者,必须关注这样两种反应:第一种是,很欣赏某本书,希望能重新体验一遍快乐。往往表现为:渴望重读,或阅读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或阅读同类的作品。就这样,我们回到了阅读循环圈的起点,重新选择、重新开始。第二种是,很欣赏某本书,忍不住想找人聊一聊。我们希望其他人,特别是自己的朋友一起来体验。聊书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正式的闲聊;一种是正式的谈话,比如课堂讨论。如果恰当引导,也能帮助阅读者的循环圈进入螺旋上升之势。
4、有能力的成年阅读者。如果能有一位值得信赖的、很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帮助和示范,阅读学习者遇到的所有障碍都可以被克服。因此这个要素被置于整个阅读循环圈的中心。但是如何让孩子信赖你,你得做到与他平等,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要让他有自信,让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引领你。
亲子共读的禁忌与调整
1、以测试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为目的
很多家长往往在读完一本绘本后,都会问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呀?你学到什么没有呀?这些问题一般得到的结果就是把天聊死,然后家长也很郁闷,并会更焦虑,为啥我的孩子表达能力这么差呀。事实上,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对这些抽象的问题是无法回答的,你可以试着和孩子聊某一个画面,也可以等待着孩子把他有兴趣的某个情节来说给你听。记住,要耐心地观察孩子的兴趣,目光和表达。
2、盲目和其他孩子比较
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有的孩子喜欢自然科学类的读本,有的孩子擅长表达,喜欢幻想,作为成人,应该追随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们拓宽阅读面和兴趣点。
3、不重视同伴交流
事实证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同伴影响力巨大。一个班级如果有一个孩子喜欢奥特曼,那么一大帮男孩都会有共同的爱好。一个孩子喜欢恐龙或者蚂蚁,那他们会一起讨论这些话题。所以要给你的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的同伴交流机会,这也是让孩子拓宽阅读面的重要契机。
4、盲目信赖专家书单,以年龄段为由选择书籍
面向儿童的文学作品,素材的亲近性与孩子的兴趣点非常重要,无论是多么优秀的作品,如果远离孩子的生活,令孩子无法理解,那么他们可能就不会感兴趣。故事,能够明白才会觉得有趣。因此,选择贴近生活的、有故事的、导向正确的绘本,不去在意“适合几岁”的限制,只要孩子开心地说:“继续讲、继续讲”,催促着接着讲。此刻乘兴继续推进故事,重复多次以后,阅读的素材范围渐渐扩大,孩子的兴趣点也来越多,最后就能进入孩子们未知的世界,开启与孩子一起的阅读之旅。
日本的松居直先生说过:图画书的内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念图画书给孩子听,正是亲子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也是父母和孩子说话的最佳方式之一。
即使孩子已经会自己阅读,大人仍然要不断读给他听,这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每天抽出10到15分钟,选择生动有趣的图画书念给孩子听,孩子一定会又高兴又满足。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开启
这一趟美好的亲子阅读之旅吧!
亲子阅读书单
作者简介
吴金桃,笔名十画。成都市温江区海科幼儿园园长。童话作者、翻译者、儿童诗人。
放学别走!先点个「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