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结核病:
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等都可以被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
冬季并非肺结核的高发季,但冬季室内人群拥挤等因素增强了结核杆菌的传播,且从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到发生结核病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另外,营养相对不足或饮食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结核病,家长和学生还是应该引起注意。
肺结核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健康人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啑时喷出的飞沫而受感染。15岁~35岁是结核病的高发年龄。典型肺结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低热、倦怠、食欲不振、咳嗽及少量咯血、颜面潮红,身体瘦弱等。但多数患者病灶轻微,无显著症状,经X线健康检查时偶被发现。亦有以突然咯血才被确诊。
提醒:室内开窗通风!室外选戴口罩!
1.自觉选戴外科口罩。据北京胸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20家医院32个结核病区消毒隔离现状调查发现:近四成病区肺结核患者极少佩戴口罩,六成病区也仅有少部分患者佩戴口罩。肺结核患者合理佩戴标准外科口罩(分吸湿层、过滤层和阻水层,对细菌过滤效率大于95%,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大于30%),不仅可以减少结核菌向病房空气中播散,还可以避免患者自己感染其他病原菌的风险。
2.开窗通风换气。光靠口罩拦截细菌和病毒是不够的,开窗通风同样不可忽视。必须说明白的是,病室通风换气一次,可清除原细菌数的63.2%。理想状态是换气次数达到12次/h以上(当流出和进入的空气达到房间容积时为换气一次)。在自然通风不良的房间里应安装辅助通风设备。
如何预防感染结核病?
说了那么多治疗方面的事,听上去有点可怕,不用担心,结核病可防可治。下面就聊聊怎么“防”!
1
如何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肺结核病人使劲咳嗽、咳痰、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的时候,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这些飞沫被周围人群吸入将会造成感染。传染期肺结核患者应该停工、休学,隔离治疗,独居一室,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传染期的患者去公共场所时应主动佩戴口罩,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用纸将痰包起来进行焚烧。病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人,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2
如何避免被传染
第一,接种疫苗。这是一个预防疾病的很有利的武器,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在新生儿时免费接种卡介苗,这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传染。
第二,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
第三,当要进入较高危险场所时,比如医院、结核科门诊,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第四,虽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很多人都被感染结核菌,但被感染者一生发生结核病的几率为10%。发病与否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旦患有影响免疫力的疾病,一定要定期筛查结核病。
3
家庭预防
如果家庭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需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病人最好独居一室,患者的餐具经常用水煮沸,衣服、被褥可在太阳下暴晒。使用70%的酒精、0.5%的“84”消毒液擦拭物品也可以杀灭结核菌。可购置紫外线灯,用于室内物品的消毒。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密切接触者如果出现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必须立即去结核门诊就诊。
让我们一起了解它,战胜它,远离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