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日前,武汉市教育局官网公布了武汉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明确,到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成为具有武汉特色的现代化教育名城。 具体目标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5%,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8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具有办园等级的幼儿园占比达到75%,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以下为重点部分节选 立足发展面临新挑战(节选) 新的发展定位叠加户籍制度改革、全面二孩和三胎放开等政策因素,必将导致我市人口规模和结构的新变化,武汉教育将面临“保入学”和“上好学”的双重挑战。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市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市属中职在校生规模仍将持续增长,高峰期将分别达到39.5万、78.5万、34.7万、17.2万、8.9万人,合计近180万人,高峰期比2020年净增35万人。 随着生源的递次传导,“十四五”期间,我市学前、小学段入学高峰即将过去,生源压力将延伸至初中、高中学段。 “十四五”末我市初中、高中和市属中职在校生规模将分别比2020年增长42.2%、43.5%和30.8%,学位缺口分别约为10.3万、5.2万、2.1万个,中学的入学压力将成为主要矛盾(“十五五”中期、后期将分别迎来初中、高中入学高峰)。 大学阶段适龄人口将开始新一轮的上涨周期,人口老年化特征将进一步凸显,城乡、区域学龄人口结构将发生明显变化,城市人口流动将进一步加剧。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求我们主动顺应这种新变化,为新一轮入学高峰备足资源,为满足社会成员基础性、多元化、个性化、高质量的终身学习需求提前谋划。 从类别看,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不足,义务教育局部地区存在入学矛盾,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还不能很好适应新课改和新高考要求,民办教育分类监管机制仍不完善。 具体目标(节选) ——教育普及优质。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5%,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8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具有办园等级的幼儿园占比达到75%,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面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市级评估。重点打造17所普通高中领航学校、25所特色高中、30所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60个优质专业(群)。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5%,保持高中阶段职普比大体相当。 ——教育智慧升级。在深入推进“三通工程”建设和“三全两高一大”目标的基础上,深度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全面打造并基本形成“智能+”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新模式,建设武汉教育大数据中心,打造300所智慧校园。 ——教育多元开放。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打造中部地区国际教育中心,建成武汉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新增150所海外友好学校和50所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特色)学校。 ——教育终身持续。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2.5年以上,全市社区居民培训率达到55%以上。打造学习体系健全、学习网络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学习型城市,逐步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 ——教育治理提升。坚持依法治教,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发展内生动力,基本形成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力的教育保障体系,努力推进全市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重点任务(节选) 持续扩大学位供给。进一步推进全市教育资源优质扩容发展,持续扩大学位供给。通过住宅区配建、征地新建、闲置资源改建、现有资源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创新模式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园等多种方式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力争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不少于7万个。 调整现有中小学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建设绿色通道,梯度推进中小学配套建设,优先满足入学矛盾突出地区、开发区(功能区)、城乡结合部的就近入学需求,力争每年新增中小学学位不少于4万个。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工程,新改扩建一批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一区一校”目标建设好特殊教育学校。 全面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化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覆盖面,优质高中资源占比稳定在85%以上,重点打造17所领航学校和25所特色高中。 鼓励普通高中以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的多样化、特色化为核心,形成课程特色和办学特色。支持民办高中争创省、市级示范学校。探索建立高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与共享机制、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互通机制。支持和鼓励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开展联合育人试点。 重大建设项目(节选) 按照“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原则,市区拟投入353亿元,重点实施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未来的教育重大建设项目。 1.公办幼儿园建设工程。按照3年不少于250所的目标,加快步伐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不少于7万个。 2.义务教育学校配套建设工程。梯度推进240所中小学配套建设,力争每年30所、五年150所竣工投入使用,增加中小学学位不少于20万个。 3.高中阶段学校提质扩容工程。建设一批普通高中,全面提升60所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进新高考改革、实施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奠定基础。 4.学校专用教室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程。建设30所理科实验室示范初中,配齐配足理化生实验室成套设备和实验教学仪器,示范建设15所初中数学探究活动室。示范建设20所高中学校地理专用教室、20所心理健康专用教室、30所生物技术实验室、20所普通高中数学建模实验室,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装备配备标准要求。对全市高、中考标准化考场提档升级。 5.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全市共建共享30个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具有辐射和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6.市属高校内涵发展建设工程。对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4所市属高校,从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专业建设和发展保障等方面实施建设。 7.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工程。建设武汉教育大数据中心。建成覆盖全市中小学的高宽带网络和以5G网络为基础的区域性智能教育无线网络。实现班均带宽100M。建设30所五星级智慧校园,建设300所四星级智慧校园。推进智慧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规模化、常态化、深层次化应用。 8.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建设工程。改善全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环境、建设全市学校体质健康数据网上平台、完善学校体质健康监测设备配置。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湖北省幼教机构联合会 -=||=-收藏赞 (0) ×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解锁阅读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