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泉州的一座农场
发生了这样一桩趣事!
▼
一群穿着校服的孩子竟然在大水田里插秧!稚嫩的样貌下却是一脸认真的神情,一手抓着把秧苗,一手找准位置插好秧苗。
细看校服,上面竟然印着幼儿园的字样!
让年幼的孩子下地耕种有什么意义?这家幼儿园又是什么来头?下面我们来一一揭秘!
经过探访,原来是园方希望通过活动 让孩子能更接近大自然,亲自体验种植、劳作的乐趣;能更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从而延展朴门永续精神。
田野里插秧竟然有这种意义
活动开始前先祈福,接着便是 赶秧风自然体验。 在这环节, 孩子们知道了这传统仪式表达人对大自然馈赠的敬意。“开秧门赶秧风”的举行标志着一年的耕作正式开始,也寄托着人们对丰收的渴望。
“农村长大的我,30多年来没种过地,你5岁就能体验在田里插秧疯玩的乐趣!”一位家长面对田野感叹到。有的孩子第一次面对田野,难免胆怯,但在家长的引导下,还是勇敢的踏出第一步。
通过实践,孩子知道了一棵禾苗长成一穗稻谷再到餐桌上,经过了很多工序,每一步都凝结劳动者无数汗水, 不能浪费粮食要懂得感恩他人。
泥地里摔跤不止是“脏玩”
孩子们的泥地摔跤环节是一大看点,有的孩子在田里畏畏缩缩生怕脏了,有的孩子直接就蹦进田地里,伸手便搅起了泥巴,开心得又叫又笑……快乐在田野里散开来,感染着每个人。孩子们 渐渐融入田地里疯狂“脏玩”起来,摔跤,捏泥巴、掷泥球,一个个都成了小泥人。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会用眼睛看东西,用嘴尝酸甜苦辣,也会用手去探索和体验,这是认识世界最直接的方式。
接触泥土有着意想不到的好处。
泥土可塑性很强,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变成各种样子, 需要孩子思考、想象,可以让孩子享受创造带来的快乐,并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启迪艺术感让双手更灵巧。在这个过程还能懂得相互学习,共同合作,相互交流,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孩子在玩泥土的过程中会与微生物接触,这就像接种疫苗一样, 能促进孩子免疫系统逐渐健全,有更强的抵抗能力,少生病。
这也是园方开设朴门永续自然课程让孩子进行自然探索的初衷。
家长代表们泥地摔跤现场泥泞飞溅,气氛热烈而友好,热烈的掌声和吆喝声一阵接着一阵。
自然音乐韵律还能这样体验
由慢学园国际幼儿园的舞蹈老师演示怎么跳竹竿舞开帷幕,这使孩子与家长们对竹竿舞有了较为直观的印象。清脆而有节奏的竹竿敲击声,伴着欢快的歌声响起了,孩子和家长都跃跃欲试。
在多次的尝试与实践之后,舞步由胆怯变得自信,亲子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终于能协调地跳起来啦!大家笑容满面,呼吸着田野里弥漫着的春之气息,共同感受着地球文化带来的自然音乐律动。
据园方介绍,当天的活动旨在 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自然之美, 也是慢学园特有的朴门永续精神的延展 ,以孩子们能够理解并且 亲身体验的方式感悟辛勤劳作的意义,感受生命的奇妙。
以万物为师,与自然为友
慢学园国际幼儿园可谓一朵“奇葩”, 建园初便舍弃传统塑料操场, 改建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课堂——朴门永续花园。并致力 开展自然教育.环境教育.花园课题,幼儿通过丰富的课程体验大自然的奥秘,并学习爱护资源,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花园“工作”中,孩子都要自主独立的完成。头脑、身体、精神在其中又配合活动,从而 强健幼儿体魄,发展幼儿身体机能。
通过对花园的管理、决策、体力劳动, 充分培养和发展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心,也在与自然的联结中获得了愉悦的体验。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有更多的、有规划的自然体验学习可以让孩子先 从慢学园国际幼儿园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