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文学”一词在一夜间刷屏,用凡尔赛口吻来调侃也成了众多网友的快乐源泉。简单讲,”凡尔赛文学”就是”用低调的话来炫高阶的耀”,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凡尔赛印象,典型代表有北大还行的撒贝宁、没有邻居的周杰伦……
但仔细想想,其实生活中也不乏凡尔赛文学痕迹,特别是在朋友圈和家长群这些地方,父母提起孩子多是抱怨中流露出不经意的自豪感。
妈圈”凡尔赛文学”,赢了面子却尴尬了孩子
相信不少人朋友圈中都有这样一两个凡尔赛老手,看似在抱怨麻烦或指责孩子成绩不行,实际上潜台词却是告诉所有人:”我家孩子好优秀。”
凡尔赛式晒娃示范1:担忧式炫娃
孩子太优秀,所以担心孩子上学被孤立?这理由我给满分。虽然隔着屏幕,但仿佛已经看到群里其他家长的白眼,我内心:拥有快乐童年?那还让孩子上早教课干嘛?
凡尔赛式晒娃示范2:吐槽式炫娃
孩子学围棋,家长在群内交流,这看似贬低儿子不用功,实质话里话外都在夸儿子,重点是,群里大多孩子还只是围棋一段,看到他发出的这段话,大多不想吱声了。
凡尔赛式晒娃示范3:鸡汤式炫娃
看似在给家长们发教育鸡汤,实际上却在夸孩子自觉,这种凡尔赛式教育鸡汤,认真的话,你就输了。
妈圈凡尔赛式炫娃,有各种各样的套路,但这样的”低调”的炫娃,替父母赢了面子却尴尬了孩子,引人反感。
妈圈”凡尔赛文学”为何惹人厌呢?
第一,父母炫娃易给孩子造成误导
将孩子成绩拿来晒,将孩子的努力换来没有原则的夸赞,像是”你很棒””太厉害了””你好聪明”……,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长远发展,反而会误导孩子对自身能力产生认知的偏差,容易让孩子在学习或做其他事情上变得功利,过于在乎外界表扬,听不得批评等等。
第二,父母炫娃易造成教育动机转变
家长将孩子努力当成自己的 “面子工程”,为了面子而紧抓学习,从动机上就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而一旦孩子不能给到家长脸面时,家长往往很难做到心平气和地去帮助孩子、了解孩子,更多的是呵斥、打骂,甚至冷暴力逼迫孩子变成所谓的”优等生”。
第三,父母炫娃易造成孩子攀比行为
生活在炫耀里的孩子往往很是敏感,会不自觉地和周围同学朋友对比。那个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10岁男孩,从小优秀,围棋很厉害,是父母炫耀的资本,他却嫌弃父母太穷,只开得起日产车,还表示同学都用iPhone并自己却在用儿童手表很丢人。这样优秀的孩子,却有着毁三观的想法,既可怕又可悲。
孩子不是炫耀的工具,欣赏孩子也要有度
1.别拿孩子和别人家孩子比对
别人家孩子有他的优点,自家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没必要让孩子去向其他人看齐,做好自己,发展孩子自己的长项,别为了所谓的面子而去强求,反倒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2.夸孩子要有度
也许孩子在家长眼中哪都好,但也别过度地夸,适当地夸奖能给予孩子动力,但过度夸赞不利还有害,容易让孩子产生”我所有事都能做好”的认知偏差,而越是长大,这样的认知偏差将会对孩子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拿孩子来当成炫富的工具。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路途,而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便是让他有底气和勇气去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而不是逼着孩子变得完美。
来源:搜狐母婴快讯 尼莫的妈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