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房市帮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Y0Njc5MA==&mid=2247485483&idx=1&sn=f092cfe903c95b012fefeb04500fb94d
又是一年升学季,笔者和天下父母一样,最近几个月也一直为孩子小升初的学区房之事奔忙。
幸福的家庭往往拥有一样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却有一千种不幸。其实,生活的残酷永远超乎你想像。
学区房,成了城市家长心中挥不去的痛
城市摊大饼一样飞速发展,随之带来的“大城市病”也越来越严重,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已经影响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区房,在国人的买房史上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为了让孩子读到一所好学校,家长们拼了命地扎堆,往好学校对口小区买房。
近日,武汉市武昌南湖片区的“老破小”学区房,卖出比周边不对口学区的新房高达近一倍的“天价”,并且接连成交几十套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南湖片区原本是武昌南大门,当年的刚需盘,在城中心买不起房的人才在南湖买房。因此,南湖居住着大量外地进城务工人员。但寒门子弟多才俊,后起之秀的南湖在教育质量上奋起直追,南湖一小、南湖二小、南湖实验、南湖中学,都成了教育重镇武昌的“头牌”,甚至把一些老牌名校甩到身后。
买到对口学区房,才有资格进好学校。学区房早已违背了商品的属性,这也才有了卖掉豪华大房子,加价去买破旧小房子的奇葩现象。
买房20载,笔者在房市进进出出,一个坑一个坑地爬,一个雷一个雷的趟,通过实战的买房史和血泪斑斑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一整套完整的购房理论体系,并寄想让天下老百姓少上当、少试错,都能买到心仪的房子。
但在有关学区房这事上的数月奔波,也不得缴械投降,不得不承认:学区房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会“浓妆重抹”,在中国的房产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无论你信与否:学区房概念都是教育不能均衡发展的重要“帮凶”,是穷人孩子读好学校的拦路虎。
城市平民的孩子在城里想上好学校,一开始就被学区房拒之门外,只能去读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成才几率大减。人生涉世之初,阶层一开始就已划分得壁垒森严,不容跨越。
网络上有北大清华毕业生感叹买不起学区房,有人会说,连北大清华毕业的这些中国最优秀的人都买不起北京的学区房,这不意味着学区房价格过高、已失控吗?读书的意义何在?
还真不是。学区房问题本质:人多资源少,供需矛盾难以协调。北京最优质、中国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样是资源,非常稀少。优质资源只有10,但有100、1000个人都想要,怎么分配?
北京最好小学周围的学区房最多几万套,每年放到市场上的可能几千套。但北京有多少家长虎视眈眈?外地有多少投资客对这些优质资产虎视眈眈,这是问题根源。
通过学区划片,通过户口?取得户口主要是通过买房,买房背后是竞价排名。本质上就是将教育资源和财富多寡相联系。你会读书,不代表你会赚钱,更不代表你家有钱。
1300年前的老杜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至今日,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寒士愁房,千年无解。城里人无学区房但终归是有书可读,只要孩子争气,寒门一样出贵子。而农村孩子,在一个起跑线上,却被人操纵命运夺走梦想,则不由令人出奇愤怒。
两起寒门少女高考被顶替案:剥夺你梦想还让你一无所知
高考,是多少人心头的噩梦。笔者工作前十年,经常做梦梦到高考。当年那没日没夜苦读的日子,看书看到呕吐,复习复到晕倒, 累到大哭一场,又抬头看看墙上的标语,然后又像打鸡血一样,原地复活。
考过富二代,战胜官二代;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一字一句,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高考是穷人孩子的唯一出路。
可神圣的高考,却被一个又一个冒名顶替的新闻,惊得三观尽毁。让太多当年高考没有考好的人,不由心生疑虑:当初自己是不是被人顶替了?
山东冠县的陈春秀在高考落榜16年后,在报考成人教育填报信息时发现,自己已经在山东理工大学读书并顺利毕业!直到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当年落榜,竟是被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
2004年,她高中毕业后,一直在底层苦苦挣扎,尝尽人情冷暖,悲痛辛酸。这么多年来,陈春秀一直活在恨自己的阴霾里。出身农村家庭,父亲没有重男轻女,拼了命也要送她读书。却因为自己没用,高考落榜,一家人一直生活在底层。
镜头前,陈春秀的父亲悲愤地说:“他们打听出我是个老农民,怂人,他们才这样。我要是有能力,他们也不敢。”
而山东济宁苟晶的命运,则更令人悲愤和无助。
2002年,有个在北京读书的同学告诉苟晶,来自山东济宁的另一个苟晶也在北京上学。一年后,苟晶尖子班的班主任——优秀名师邱印林,托苟晶即将高考的三妹,转交了一封信。
信中,邱老师承认,1997年苟晶第一次参加高考时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他让自己的女儿顶替苟晶去了北京上大学。
“我女儿没有像你这样聪慧,智商有点欠缺,她不争气。我作为一个父亲,非常不容易。1997年,我在很无奈的情况下,才让她顶替了你的成绩去上大学。作为一个老师,我这样做有违师德,但请你原谅我。”
面对这个晴天霹雳的真相,刚生完儿子的苟晶,人生几乎坍塌:
高考无法重来,人生无法重写,大学梦无法重启。
没有学历,起点太低,日子太难,曾让苟晶活成一个不要命的人。
她为了淘货,曾多次脚底磨出泡。
她为了学习,曾抱着娃冲进阿里的电商培训班。
她为了工作,曾在做完手术不到一个礼拜,就捂着疼痛的腹部到办公室工作……
与很多高考失利的人一样,苟晶也经常做着和高考有关的噩梦。
“陈春秀案”调查结果公布:多少寒门冷汗淋漓
6月29日,山东省纪委监委官网通报了聊城市冠县冒名顶替上学问题调查相关情况,并根据调查情况,依规依纪依法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理。
教育公平是民族腾飞的最强基石,连公平神圣的高考,学子的命运都可以被权利严密到天衣无缝地“运作掉”,纪委调查结果令人瞠目结舌!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学习成绩好,没有良好家庭背景的穷人家孩子,竟成了犯罪分子顶替高考的首选目标,这怎么不能令人恐惧。
一方面,农村人信息获取来源有限,几乎发现不了;另一方面,就算发现了,也得是开学之后的事情了,一切都已板上钉钉,你又能奈何?
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好学校,参加一个公平透明的高考。只要自己和孩子拼尽了全力,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埋怨命运不公。可是,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学区房,还是高考顶包案,都把这些平民孩子的梦想碾碎一地。
中国梦,很大程度上就是教育梦。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只有中国优秀的孩子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下成长,民族腾飞才有强大的人才基石,而经济和其他社会基石均衍生于此。换句话说:只有教育公平,中国的房市才健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湖北省幼教机构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