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聚焦:幼儿园何时开学,开学后家长愿意送孩子入园吗?
因为疫情,开学一再延期,幼儿园老师奔波设计各种有趣实用的家庭亲子活动,痛苦又焦虑……
家长:疫情全部结束再复园
近70%家长复工,妈妈和祖父母是疫情期间育儿主力军
问卷调查显示,截止到4月6日,67.82%的家长已经复工;而在这段疫情期间,超过半数以上的家庭是由妈妈来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占总人数的52.78%;其次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占总人数39.72%,而爸爸的参与程度仅占总人数4.39%。可以看出,妈妈依然是孩子日常照料的主要力量,其次是祖父母,因此幼儿园亲子教育内容的设计、推荐方式都需要充分考虑女性及祖父母的特点,即内容要简单、强度要适宜。
家长:希望疫情结束再开学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纷纷公布春季学期开学通知。截止到2020年4月4日18时,全国已有24个省份明确返校复学时间,但绝大部分地区对幼儿园开学时间无明确规定,湖北省需要视疫情消除情况而定。
那么关于何时开学,家长是怎么看的呢?
幼儿家长对幼儿园开学时间的看法
关于到底何时开学,家长的看法可以分为三类:
1、希望开学延期,即5月或6月开学占51.65%,也就是一半的家长希望幼儿园开学时间能够延后,换言之,即便4月中下旬能够顺利开学,他们也不会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而是会再观察一段时间,等情况进一步稳定才会考虑送孩子入园。
从家长的反馈中可以看出,这部分家长对本学期幼儿园开学持观望态度,强调开学要以孩子健康为第一前提,也就是必须疫情得到消除,园所安全卫生得到全面保障,一切稳定后才会送孩子入园。
2、希望4月份能够开学,占29.28%。
山东临沂的家长说:“希望早点控制疫情,早日开学”;青岛的家长说:“快点开学吧,我们家长受不了了”;湖南长沙的家长说:“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孩子们能正常上学。”;辽宁沈阳的家长说:“老师们辛苦了,孩子很想老师,很想早点上幼儿园,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北京的家长说:“幼儿很想回学校,但是目前状况还是不放心,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从中不难看出,这部分家长都表示希望能早点开学,让一切回归正轨,但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希望疫情赶紧过去,换言之,对这部分迫切想要开学的家长来说,他们也希望疫情稳定,园所保障措施到位,才能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3、希望本学期不开学占12.2%。
至于为何本学期不开学,也是担心疫情影响。
从以上家长的反馈中,不难看出家长们希望能够开学,但是无一例外都强调要等疫情逐步稳定,甚至完全得到控制才能放心将孩子送到幼儿园。
如果接到官方的开学通知,家长会怎么考虑?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总有一天会等到开学的到来,那么当这一天真正来临时,家长会怎么做呢?
开学后家长送孩子入园态度调查
上表数据清晰地展现了家长对开学的看法,有49.83%的家长选择开学后会第一时间送孩子入园,也就是教育行政部门公布幼儿园开学时间,且幼儿园已经做好复园的各项安全、消毒保障工作后,家长会及时送孩子上幼儿园。44.49%的家长持观望态度,先观察开学后的情况,如无异常情况则会酌情考虑送孩子入园;另外有5.68%的家长明确表示这学期即便开学也暂不会送孩子入园。
那么这些家长的出发点分别是什么呢?
开学后家长不会第一时间送孩子入园的原因
从上图可以看出,不会第一时间送孩子入园的家长,主要是考虑到疫情是否得到完全的控制占总人数的77.17%,换言之,家长虽然想要送孩子去幼儿园,但首先以孩子的安全为考虑前提;也就是说,除了官方答复、园所的保障工作外,家长还会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权衡。还有21.53%的家长在得到官方开学通知,以及园所做好充分的复园准备后,会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关于开学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安全;其次选择入园主要是担心孩子长期在家,作息比较松散,影响孩子良好习惯的建立;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孩子的学习内容问题。基于此,也给了幼儿园老师一些信息,即,疫情期间线上家园共育内容的推荐,要注重孩子家庭常规的建立、良好情绪的调节等,知识性、技能性的内容并不是家长看重的。当然,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如何做好疫情期间的幼小衔接工作,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家长说,复园我们希望这样做
复园后,幼儿园防疫安全工作是家长首先担心和关注的问题
目前所有园所都在积极为复园做准备,努力做到家长放心、老师安心、孩子开心。而对于园所开展的系列疫情防控工作,家长怎么看?
家长对幼儿园防疫工作的态度调查
以上数据明确地给出了家长的态度,40.72%的家长表示完全信任园所的防疫工作,相信幼儿园既然通知开学,那就一定是做好了各项消毒、杀菌、安全工作;53.51%的家长表示信任园所的准备工作,但由于当前无症状感染的人群仍然存在,因此还是会存在一定担心;5.77%的家长表示担心园所的防疫工作没办法做到万无一失。综上,59.28%家长对于开学后的防疫工作还存在一定担心,而这样的担忧也从侧面反映,即便开学了,60%以上的家长可能不会第一时间送孩子去幼儿园。
如果要复园,家长希望幼儿园这样做
通过数据调查显示,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如果要准备开学,目前有近49.83%的家长愿意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但同时也对园所在这段特殊时期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希望和建议,综合评估之后他们才会最终决定是否送孩子入园。
-
第一:全体老师要做核酸检测
最多的家长希望幼儿园全体教师进行核酸检测,确保无误后开园。
“希望所有老师做核酸检测”
“希望老师做核酸检测,提供健康报告,因为老师天天跟孩子接触”
-
第二:班级人要少,小班化
大部分家长希望开园以后能够分时段入园,或者仿照中小学进行小班化,保证孩子的接触距离。
-
第三:不在幼儿园吃午餐、午睡
部分家长希望开园以后孩子不在园所午餐、午睡,减少感染风险。
“ 最好不在幼儿园吃午饭睡午觉,容易出问题”
“希望如果真的开学了,最好中午不要睡觉,太多小孩一起了,很担心。”
-
第四:严格防疫措施,最好涉及到所有幼儿家庭
-
第五:园所消毒很重要
“学校应该做好日常消毒,就算没有开学,也要对学校一些设备等进行日常维护,避免长期没有上课造成设备性能恶化,过程也需要管理。”;“教室干净整洁,日用品经常洗晒。”
“孩子饮食一定要营养均衡,干净卫生。”
线上家园共育,家长买单吗?
新冠肺炎期间,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学”号召,各地纷纷响应并出台政策,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教学。但与中小学线上教学不同的是,2020年2月11日教育部明确指出“严禁幼儿园开展网上教学活动”。为做好疫情期间家园共育工作,科学指导家长开展有质量的亲子陪伴,幼儿园老师通过分享绘本故事、音频、亲子活动视频、家庭教育文章等方式,持续引导家长,获得好评。
疫情期间,为稳定生源,加强家园联系,大部分幼儿园都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开展线上家园工作。那么,家长是如何看待幼儿园提供的内容以及做出的指导呢?
家长对不同的线上家园共育形式的看法如何?
疫情期间家长接触到的园所推送内容
从图中不难看出,疫情期间,家长们接触到的园所推荐内容形式还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其中亲子小任务和绘本故事均达到70%以上,说明这是绝大部分幼儿园选择的一种方式,其次是教师录制的一些小游戏、手指儿歌等,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玩;除此之外,老师们还会给家长推送一些居家亲子指导方案和建议;各种类型都有涉及,但还有2.55%的家长表示没有得到幼儿园任何方面的指导。那么家长又是如何看待老师们的推送和线上指导呢?
家长对不同推送内容的认同程度
图中显示的数据不难看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故事音频(74.18%)、亲子小任务(69.57%)、小游戏(59.09%);而家长对教学视频和家教小建议的认同程度基本趋同,分别占总人数的45.01%和45.25%;接下来是教师推荐的一些育儿视频,占总人数的38.33%;而幼儿园老师经常提醒家长的打卡建立好习惯,家长的认同程度仅占31.01%;此外,只有15.4%的家长认同幼儿园老师给孩子直播上课。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幼儿园给家长推送的内容形式较丰富,但家长比较认同的内容主要聚焦于绘本故事、亲子游戏、亲子小任务,相信通过这样直观的数据,园所对于接下来线上家园共育内容设计的方向会更加明确。
家长是否需要老师每日在班级群提醒孩子常规?
看一看家长们对幼儿园老师每天在班级群内提醒幼儿起床、运动、午睡、饮水等常规活动的看法。
家长对于幼儿园老师每日家庭常规的在线提醒的看法
从上图可知58.35%的家长认为老师的耐心提醒对孩子家庭中常规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41.65%的家长则认为其实没必要每天都提醒,一方面家长会有意识地安排孩子的作息,另一方面每天的提醒会给家长带来压力,内心会觉得比较麻烦。通过这一组数据,相信老师们能够意识到接下来在开展线上家园共育时,要充分考虑指导的内容以及指导的频次问题。
对于线上家园共育,家长希望得到哪些指导?
在这个漫长的寒假里,家长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家园共育内容或任务,除了幼儿园推荐的内容,家长已经为孩子报了哪些线上课程呢?
疫情期间家长给孩子报的线上课内容调研
从上图数据可看出,74.86%的家长主要接收到的是来自幼儿园老师的指导和推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对园所的认可与支持,而部分家长由于考虑到幼小衔接或孩子其他技能的培养而报了英语、识字、数学、艺术类的课程。但总体而言,家长们对幼儿常规培养的重视大于技能的需求,这说明,幼儿家长的教育观、教育理念、教育需求在慢慢发生改变。当然,在认可园所教育的基础上,家长们对幼儿园现在提供的线上指导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以上只是摘录了部分家长对疫情期间园所开展的家园共育内容的反馈,从中可看出,家长们其实非常感谢幼儿园老师在疫情期间给予家长的指导,以及给孩子们提供的丰富的故事、游戏和小任务,也体会到老师们的辛苦和不容易。同时家长们也表达了自己对园所家园共育的建议和需求:
1.尽量减少打卡,对很多家长来说打卡是一种形式,一种负担;
2.希望多推荐一些故事、绘本的音频,培养孩子的阅读意识和能力;
3.每天布置的任务(推送的内容)要控制量,不能太多,太杂;
4.布置的任务最好以幼儿为主,家长为辅,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
5.需要有幼儿能够完成的实物材料,而非仅仅是线上内容;
6.不同年龄班推送的内容要有区别,对于大班幼儿要侧重幼小衔接,培养孩子前阅读、前书写的能力,以及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入小学做好准备。
7.减少视频类内容的推送,多提供一些孩子日常可以操作、互动的游戏或小任务;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教育建议或推送相关的文章。
文/格炉边时光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湖北省幼教机构联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