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六岁孩子把命运系在了“钢丝上”


一公里长的钢丝只有小拇指粗细,上面压着张禹几乎全部的人生。

他儿子站在上面,一摇一晃地向前迈进。这位j叫望望(小名)的6岁男孩,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都要在这里“训练几个小时”走钢丝,以备他日“拿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张禹为儿子策划的人生捷径。为此他倾尽心血,甚至全程直播训练,设计商标和广告语。

在此之前,这个34岁的父亲走过无数条路。他试图靠打工改变全家命运,但自己闯荡十几年后,除了一身伤没攒下一分钱。他想依靠父母,可父亲却因重病撒手人寰。他也想从小培养孩子读书,却发现“农村娃娃读书再怎么努力也拼不过大城市的”,钢琴美术更是“想都不敢想”。

最终,眼前的路越来越窄,只剩下这根钢丝。

农活、聚会都为训练让路,张禹为孩子寻找场地,绑上一根又一根练习用的钢丝,34岁的张禹去年结束打工生涯,暂时放下了远在江苏的妻女,回到四川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专心培养儿子。

钢丝之外的世界里,他是背着债务不出去打工挣钱的“怪人”,是岳父口中30多岁还在家里带娃娃的“莫出息的人”,是老父亲病重却掏不出一分钱、只能任由老人等死的“没用的儿子”。

他找不到办法,看不见出路。只有当儿子踩上那根泛着褐色光泽的钢丝,张禹才能稍稍喘口气。在钢丝上的世界,他是“网红”望望的父亲,拥有5万多名粉丝以及许多“支持望望和自己追梦的朋友。”

这个年轻的父亲深信不疑,这根小拇指粗细的钢丝,能承载起这个家庭的全部未来。

农村的孩子再努力,能比得过北京上海的孩子吗?


天蒙蒙亮,川东北的山地雾气缭绕,瘦小的望望头戴红色安全帽,双手握住保持平衡用的竹竿,在离地12.5米、足有1公里长的河堤护栏钢丝上行走。傍晚的时候,钢丝则被挪到山里,架在两棵树中间,望望需要走上几个来回。

走钢丝练习被张禹搬上了直播间。直播间里的评论像浪一样涌起,礼物一个接一个地刷出来,满屏的烟花彩带。屏幕外,老屋养的鸡扑腾着翅膀乱飞,土狗趴在门口盯着父子二人,傍晚的山头,静静的。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走钢丝的望望和被奶奶背着的同龄孩子

望望不断变化着行进动作,正着走,倒着走,蒙眼走,金鸡独立……按照张禹的计划,秋天他就要替望望申请5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旦成功,“也许望望就有机会去少林了”。

“去少林”是望望爷爷的遗愿。爷爷很少走出村子,在他的规划里,“身体素质很好”的孙子,以后最好的出路就是“送去少林文武双修”。

望望第一次走钢丝时,钢丝拴在家里的一楼。那时,在家思考“出路”的张禹试着让儿子蹲马步,绕着钢棍转圈,意外发现孩子平衡感很好。随后,这条钢丝开始不断变长,从两三米长到了十几米,再长成一公里,家里装不下了,张禹把钢丝搬到了山头和河堤。钢丝还不断变高,从最初离地十几厘米,到一米多,再到河堤的12.5米。张禹也不清楚6岁儿子的极限在哪里,他只清楚,“望望很厉害”。

日复一日的训练里,除了走钢丝,望望还要举杠铃、舞棍、打沙包、攀岩……张禹把这些统统放在直播平台,不仅希望把儿子培养成“网红”,还希望他“变得自信自立”。

也许是少林,也许是武当,张禹说不准儿子未来的去向,但有一点他很确信,这条细长的钢丝将带领儿子通向一个“能改变命运”的世界。

这个年轻的父亲不信“知识改变命运”,“农村的孩子再努力,能比得过北京上海的孩子吗?”

在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子,有村民说,每年都有近一半的孩子考上大学本科,但更多的,还是念了职校或是直接外出打工,“跟他们妈老汉(方言:爸爸妈妈)一样”。

张禹也曾怀疑,孩子这么小就去走钢丝是不是不妥,可一想,“小时候不抓紧,过几年就只能去富士康的流水线或者工地搬砖了。”他又说服了自己。

没人比这个年轻的父亲更清楚打工的滋味了。他在西安的工地搬砖时,曾遭遇一场暴雨。他想起来自己的衣服都晒在板房外,着急忙慌地往回跑。路上,大风呜呜作响,一块板子飞过来,他没看见,临到眼前,手一挡,被划出了一个大血口子。

包工头给了他50元钱,他借来一条干净的裤子,又找出一件毛衣,拖着流血的手臂去医院缝针。正值盛夏,张禹热得满头大汗,又饿又渴,实在熬不住,去面馆要了一碗面。吃完才发现,那条裤子的裤袋是漏的,钱早已经掉了。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张禹在训练儿子

面馆老板把他留到了晚上11点,最后,一把扯过包裹着伤口的毛巾。血口子又开始冒血,被放走后,张禹只能用手按住伤口,默默地走回工地。他哭了。第二天,他把面钱带了过去,老板收下了,却没有把毛巾还给他。

还有一次,一个工友干着干着突然晕倒了,后来送急救才保住命,经理骂骂咧咧道,“病了都不请假,这种傻×谁要?”被训话的工人们站成几排,沉默着。

昔日外出打工,张禹信奉,“劳动人民最光荣”。但现在,他只觉得这句话“可笑”。这个喜欢文学的年轻人说,不会有比农民工更可怜的职业了,“农民工就是老板的机器,最便宜的那种,不能出错,坏了就坏了,修都懒得修,反正多的是新机器。”他发誓,不能让儿子望望走上这条老路,“如果孩子想飞,那我就要他做有利爪的雄鹰,而不是小鸟。”

也许时代真的变了

“雄鹰”的利爪如今还没有长全,张禹让儿子在直播间完成了第一次“试飞。”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望望收获了5万多名粉丝,最多有近千人同时观看他走钢丝。那个月,光是打赏就挣了2000多元。

顺着这条钢丝,张禹觉得自己闯入了一个新世界。在钢丝那头的世界,“芝麻大点的事情能变得比牛大,牛那么大的事情可能变得比一个芝麻还小”。张禹发现,网上竟然有几万人关注望望走钢丝这么小的一件事情,他之前写家乡的河水被污染的帖子却无人问津,“也许时代真变了”。

十几年前,带着满肚子文学梦,开始闯荡的张禹,也曾梦想着抓住网络这个机遇,改变命运。他把打工来的钱全部砸进网吧。光是电脑开机,就学了3个小时。为学键盘打字,他捡了一个烂键盘,每天上完工就在宿舍里练习。一练,就是好几天。

可即便如此努力,他也依然没能赶上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这个“勉强会用电脑的”男人开了淘宝店,每天对着电脑处理生意,却把眼睛差点搞坏了。初中毕业的他,搞不定随时随地会冒出来的差评和退款要求,到后来,他听见淘宝旺旺发出的声音,甚至会吓得身体发抖。

十几年后,儿子一段走钢丝的视频轻而易举上了热点,他开始重新去认识这个“每天都在变化”的世界。

钢丝通向的那个世界,没人在意他是个声音嘶哑、说话结巴的农民工,打工也不再是唯一的出路。有网友跟他私信,佩服他的教育决心,“农村孩子想成材真不容易,都怪我们妈、老汉莫本事啊!”还有人夸赞望望是真正的“小飞侠”,“太厉害了,这么小就这么能干!”

第一个月在直播平台收入的2000多元,被他悉数取出,订做了一百个书包,书包上印着“开记望仔,继往开来”。他把书包全部送给了儿子所在幼儿园的同学,在活动上,望望当着孩子们表演了走钢丝,张禹则发言,“我希望有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勇敢地追求梦想”。

那时,张禹甚至想过,如果能持续获得收益,就建立一个基金,专门用来支持“像望望一样有梦想的孩子”。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网络世界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才艺,需要的只是争议。

为了孩子的未来,张禹不得不更加努力地跟上网络的大潮。网友老批评他家的灯不够亮,直播起来根本看不清人,他为此换了四五次灯泡,把木门镇上的店铺几乎跑遍了,可最后那个50多元的灯泡,照明效果还是不够好。

“全网你家最黑”,有网友丢下这么一句话,后面跟着几百个“赞”。商演和电视节目邀约伴随着礼物和骂声也一道而来,有商家甚至开出了20万元的商演价格,还有网友帮着纠正望望的动作,给孩子寄护具。

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找到张禹,给他出主意,想要进一步涨粉,要么就和别的热门人士在直播中互推互骂,要么就让望望多打几次趔趄,或者穿上一套灰太狼的衣服,走着走着钢丝,说几句“经典语录”,保准能上热门。

他最终拒绝了。“我不能忘了自己的初心,我让儿子走钢丝是为了什么?”他想了想,自问自答道,“不是为了名和利,是为了让他有自信有本事。”他不去找名利,但名利却自己找上了门。有“老铁”给他支招,下次直播时,买几个小号,带头刷刷礼物,“刺激一下土豪”。“攀比嘛,土豪怎么愿意落别人后面。”这个“老铁”说,这个方法成本低廉,“百试不爽”。

张禹听得一阵心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他觉得怪怪的,钢丝上的世界似乎已经开始变形、扭曲,渐渐承受不住父子俩的重量。

直播进行到第二个月,张禹发现,关注的人越来越少,他后来一想,“也正常”,自己的直播每天都是一个模样,全是望望日常的训练,“怎么能和那些脚底开砖、老公出轨被抓现场一样,一直占着热门呢?”

自从被媒体报道后,他的直播间总有人骂骂咧咧,有人说,“你不配拥有这样的儿子。”还有网友评论,“这孩子十有八九是隔壁老王家的。”有一次,望望走得不稳,从一米多的钢丝上掉落,鼻子磕到地。6岁的孩子哇哇大哭,张禹正准备关掉直播,就看见直播间有人说,“太搞笑了!”后面,还跟着一堆哈哈大笑的表情,以及刷上去的礼物。那一刻,张禹觉得自己的心像被刀子割了一样,他问儿子疼不疼,6岁的儿子只会哭着说很疼很疼,他还太小了,找不出更多的词汇来形容疼痛的感觉。

身为父亲,张禹懂儿子的疼。大夏天,为防蚊虫,望望得穿着长袖长裤在钢丝上走四五个小时。有时候,从钢丝上一把抱起儿子,他才发现,望望的头发、衣服和裤子都湿透了,可训练的时间里,孩子没吭过一声。

但张禹也明白,“网络世界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才艺,需要的只是争议。”热闻的热门评论里,张禹被描述成了一个为了直播走红而训练孩子走钢丝的男人,一茬茬的网友前赴后继地赶来“问候自己全家人。”

“我还是觉得让这位父亲亲自上阵比较好,喝最烈的酒,走最细的钢丝,进最大的医院,看最好的医生,买最贵的墓地,埋最深的坑……”有网友评论,后面有人跟帖,“这不就是把自己的无能转嫁到儿子身上吗?”

看到这些评论,他一口气没上来,两眼一黑,头重重地砸到地面。多年前,在外打工时张禹的脑袋被重物砸过,一直受不得精神刺激。 如今这个父亲说,自己在网上像被“围殴”。好不容易站出来,有一肚子委屈要说,却发现自己是个“哑巴”,啥也做不了。

媒体报道后,他拥有5万粉丝的直播账号因为网友举报而被屏蔽,换了一个直播平台,没多久又被封了。他说自己累了,已经不想再换地方了。被钢丝甩来甩去的他,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直播平台放弃了自己。他说,也许从一开始,双方就只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也许旺旺18岁去走这些钢丝,就没有争议了。”张禹说,“当然,直播平台也不会推我们了。”

张禹有时觉得孤独。很多村民看着他训练孩子走钢丝总会摇头,“那么高的地方啊,娃娃才6岁,摔下去咋个办?怎么狠得下这个心啊?”更多村民则对他指指点点,“男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了,你不去打工,家里吃啥子?娃娃念书咋办?”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张禹在整理走钢丝的工具

他有时会跟村民解释,全职爸爸一点儿也不丢人,自己培养孩子,是更大的投资,可没人听得进去这番言论。这个坐落在广巴高速边的村落里,对没有考上大学的男人而言,打工是唯一的宿命。村子如今拥有盘山的水泥路,和密密麻麻的三层小楼。如同燕子衔泥般,在外打工的男人将积蓄一点点带回,最终变成新房的一砖一瓦。

“这样干一辈子,除了一栋房子和几万块钱,还能给娃娃留一点别的东西吗?”他反问。张禹不愿回到这条人生轨迹。这对父子依然被悬在钢丝上。

我不能改变社会,只能让自己和儿子想办法去适应这个社会。

张禹直播的热情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他反复说自己累了,搞不好哪天就不直播了。“成为网红带给我的只有伤害。”张禹的语气很平静,说自己有点儿怕看到网友骂他,还怕一上线发现自己又被直播平台“封杀了”。他不让儿子接触网上的任何评论,吃饭时望望奶奶说漏嘴了,他甚至会恶狠狠地让母亲“莫说了”。

6岁的望望并不知道屏幕那头有数以万计的人在关注自己。这个小男孩说自己练习走钢丝的目的很简单,为了肌肉。他摆出施瓦辛格展示肌肉的造型,“看,要变强壮。”

他说练习很苦很苦,可是坚持就是胜利。张禹有时候也在想,孩子还这么小,让他健健康康成长,自己一家人从此远离网络也挺好的。可他还是舍不得离开直播平台。“也许茫茫人海里还有奇迹呢?”他说着说着兴奋起来,“在黑暗中发现萤火虫,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感觉啊。”

直播平台上有网友帮这对父子整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材料,有人每天发来微信问候望望的情况,还有人要打钱,不过被张禹拒绝了。这是他舍不得离开的原因,继续待下去,这些朋友就都还在,也许还有新朋友能帮望望申请吉尼斯,能帮望望进少林呢?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钢丝上的那个世界,是这个父亲最后的希望了。

张禹的父亲去年被诊断出肝脏长了淋巴结,医生说,病情严重,只有马上手术才能保命。手术花费大概要五六十万元,张禹急得去翻存折,可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斩钉截铁地拒绝治疗,要把钱留给儿子。

那时张禹突然发现,生活怎么那么难。他偷偷去买了药,可父亲死活不吃,还要往工厂跑,父亲在制造瓶子的工厂拖地,一个月全勤能挣2400元。他给身体越来越差的爸爸煮鸡蛋吃,可对方却说,“给望望吃,你给我一个死人煮什么鸡蛋?”

他把父母带到北京旅游,想让父亲能开心点。可是在故宫,老人家说起自家儿子没出息,脾气一上来,又当着旁边的游客开始打张禹。张禹默默忍受着,心里难受极了,“还是我没本事,如果我有钱,爸爸也不会这样。”

想着,他突然下定决心,从几米高的石台上跳下去,“死了算了,保险赔钱的话我爸爸说不定就有钱做手术了。”他摔断了骨头,母亲孙明珍抱着他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张禹最终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离世。父亲离世前,甚至专门为望望寻找了一个“干爹”,老人家乞求对方好好照顾孩子。张禹站在一旁哭了,他觉得自己“很没用”。回到老家,办完葬礼,无人照料的几亩土地已是荒草丛生,他想去种点生姜,却发现自己连农活也干不好。

老家的新房只装修到一半,剩下的工程再也凑不出钱了。家里没有衣柜,衣服四处散落在客厅和没有门的卧室里。靠着水泥墙,张禹第一次觉得,“这个家要垮了”。

钢丝,那条细长的钢丝“救”了他,为他指了一条明路。“很多人说我病了,我疯了。其实是这个社会病了,我不能改变社会,只能让自己和儿子想办法去适应这个社会。”张禹说。只是很可惜,自己终究没能适应那个钢丝上的世界。

他的成长被人为加快了

藏在广巴高速高架桥下一隅,半面还是水泥墙的张禹家显得很不起眼。木门河从家门口流过,张禹怕高速路的车吵到儿子睡觉,给家里装了最贵的一款双层钢化玻璃。

房子一楼的沙地是望望游乐的场所。训练的间隙,他喜欢一个人在这里玩,嘴里嘟囔着各种英雄怪兽的名字,“哼哼哈哈”个不停。只有每天的这个时候,张禹才觉得儿子不是那个拥有5万粉丝的“网红”,而像个真正的6岁孩子。

多数时候,望望懂事得惊人。他说自己喜欢走钢丝,“不觉得苦”。家里来了客人,这个6岁的孩子会邀请对方“留下来住”,张禹让孩子写作业、睡觉、吃饭,望望从不抱怨,都是立马照做。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张禹家的田很不规整,土松松垮垮的。这个身材瘦削的父亲担心儿子掉下来摔伤,用了好几天把旱田的土都松了一遍,清掉了大点儿的石块,“这样掉下来起码不会断胳膊断腿了”。但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就算把土翻得再松,孩子掉下去时,那种痛还是要受,“自己不可能代替的”。

这个家已经四散分离了。妻子和女儿都在江苏生活,自己带着儿子则在老家。他反复提醒自己不能心软:这个家已经为儿子成材牺牲这么多了,怎么着也不能半途而废。

他也曾想过带儿子去江苏,可转念一想,“水泥地摔下去太危险了,况且也找不到训练场地。”又就此作罢。

动摇时,他就从手机里点开一张图片。那张图片里,望望正在河堤的钢丝上训练,旁边,一个老奶奶背着和望望同龄的孩子,向前走去。身后的张禹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就是望望的成长!”

望望几乎没有同龄的玩伴。他的训练占满了课余休息时间,放假的时候,张禹总希望孩子能多睡会儿,也很少让孩子独自出门玩耍。曾经还有孩子跑到家里和望望一起玩,可一个下午过去,家里突然冒出了怒气冲冲的孩子家长。

在水彩笔痕迹涂满瓷砖的客厅,邻居把自家孩子狠狠训斥了一顿,张禹很难受,“他明着是训孩子,实际是训我,都说我是怪人,害怕我把娃娃拐卖了拉出去走钢丝。”

望望早已忘记了这段“插曲”,他不抱怨每天四五个小时训练的艰苦,也不伤心伙伴的离开,这个6岁的男孩从裤包里掏出几颗瓜子,嘿嘿地笑起来。训练间隙,该他偷偷吃点零食放松了。

放松的时刻一般在饭桌上。最近,接待一拨记者时,张禹让6岁的望望喝酒了,还抱着啤酒瓶大口大口往肚里灌。视频在互联网上疯传,望望的一个亲戚也看到了,这名年轻的大学生坦言,看到视频的瞬间“惊呆了”,“那动作太熟练了,我都学不来。”

“他的成长被人为加快了。说话、做事都太像一个大人了。”她反对张禹的教育方式,“早早地就决定了孩子的路,太狭窄了,未来望望的人生半径只会越来越短。”

“这个年纪的孩子就该无拘无束地成长,到时候好好去念书,为什么要强加给孩子这么大的压力和负担?我不明白,他究竟要给孩子一个怎样的未来?”张禹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不断强调,孩子要继续好好走钢丝,到了秋天一定要把吉尼斯世界纪录拿下来。

“不是我看重(吉尼斯世界纪录),是这个社会看重。”张禹轻声说,只要望望拿下吉尼斯,就会有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就能去学武,拥有一个好前程。到那个时候,自己也该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了,比如,开一个生态农庄,搞一个生姜基地等等。

在钢丝上,从秋天走到了夏天的望望,也不清楚,还要走到什么时候,他想了想说,“也许要走到我长大了吧!”这个6岁的男孩露出了笑容,“长大了,我就不走钢丝了,到时候,我就去追求我的梦想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精彩推荐


         湖北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公布,幼儿园收费限四类,兴趣班等不能另收费!

        江苏幼儿园收费政策将有新变化:营利性民办幼儿园收费全面放开!

          为什么不赞成幼儿园安装监控

教养孩子:六岁前要立六个规矩

董卿:见识决定孩子的格局

犹太人教育:培养孩子的三大财富价值观

教会孩子:脑袋决定钱袋

如何化解孩子的社交恐惧

一个日本妈妈的十大家训

父亲教会董卿:不要被美貌扰乱心智

爱让心跳不止,为爱传递出去

父爱无言:蜷缩在墙角的父亲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湖北省幼教机构联合会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父亲让六岁儿子走钢丝成网红,另类育儿方式引来网络围观!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