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最近,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爆各大网站和朋友圈!该剧情节紧凑,毫不拖泥带水,众多实力派老戏骨实力霸屏,贡献骨灰级演技。

相信追了这部剧的人,都会对国家某部委项目处长赵德汉这个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受贿的金额——两亿三千九百九十九万五千四百元《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而面对满满一冰箱的人民币,他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虽然赵德汉已经当了处长,封官加爵,坐享荣华富贵,但仍然是“穷怕了”。从表面上看,他是小时候家境贫寒,缺乏安全感的后遗症,但其根本原因是:儿童时代没有受到家长良好的教育与指引!


         与孩子“谈钱“,的确是每一位父母无法避免的教育话题。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跟孩子哭穷,而是努力拼搏。


哭并没有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自己穷,是自己需要努力改变的,不能把孩子拉进来被穷吞噬。


《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聪明人应该脑里有钱,而不是心里有钱,而教孩子认识钱,意义远在钱之外。

而现实中,孩子对于“钱”的认识,很多是这样的,大家可以看看以下例子:


场景一:
       在商场,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看中一个几块钱的玩具,想要妈妈给他买,妈妈瞪孩子一眼,歇斯底里地大吼:“你知不知道妈妈每天上班多辛苦?赚的钱除了给你上学,只够每个月的生活费,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孩子被吓,大气不敢喘,难以理解为什么妈妈在前一秒还笑容满面,此刻变成了一个陌生的疯子。

场景二:
        某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喜欢在孩子面前“哭穷”,口头禅是:“家里没钱,只靠你好好读书,以后赚大钱。”理所当然地,给孩子穿亲戚穿剩的旧衣服,玩别人玩腻了送出的玩具,靠哪个亲戚发善心,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孩子从小就被灌输,钱来之不易,内心对钱充满渴望。

以上几个事例,可以说是中国家庭中的常见场景。


        我们不否认孩子会因为父母经常的“哭穷”,而变得节俭,但孩子内心的匮乏感,也会伴随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并且会因匮乏感而带来诸多毛病。


因为穷,意识背后紧逼家庭的压力,占据了大脑的“带宽”,直接吞噬孩子大脑发展能力,影响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和《人民的名义》中的赵德汉一样,历史上很多大贪官,都是小时候穷怕了导致的后果。

          如大名鼎鼎的贪官和珅,虽是将门之后,但幼年丧母,其父做官清廉,而又早逝,致使家境十分贫寒,在这样的成长环境,物质上的渴望,一直无法满足,所以造就了后来疯狂的和珅。

经济上被严格管制,物质一直未能被满足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惟利是图、处处追逐金钱,很难获得真正的快乐人生。


不信?那我们再看几个例子:

场景一:
        某位被穷养长大的高级白领,手上存款不低于60万,她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从2006年开始劝她买房,当时首付8万,就可拥有深圳市中心的小户型商品房,但她就是没勇气从那60万的存款中拿出8万,来获得自己的房子,如今,哪怕把60万都拿出来,也不够那套房的首付……

        每次花钱出去旅游的时候,被朋友拉去买护肤品的时候,喝一杯30多块钱星巴克的时候……她都处在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她觉得自己这样花钱,是罪大恶极。她就是如此,即使凭借自己的劳动赚到钱,也无法安心享受。

场景二:
        某位IT工程师,就是因为被父母从小到大,经济上严格管制的“穷养”人,长大后的他,特别渴望赚钱,又特别不舍得花钱。

         现在30多岁,月入4万,不舍得给自己买件超100块的衣服,不舍得花钱去旅游,不舍得给父母换套好点的房子……生活品质奇差,且对未来的规划毫无魄力,因为他不会花钱,只懂存钱。

这几个悲催故事背后的家境,也许并不都是贫穷,但有一点,绝对是共通的——故事主人公的父母都有着“贫穷的思维”。


《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从小被灌输贫穷观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特别在乎钱,哪怕长大后有钱,也会很抠门,以致走上社会后,屡屡交际受阻。


因为小时候长期处于贫穷和窘迫,长大了很难有安全感。唯一能让他有安全感的,就是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往上涨。


他们常拥有这样的逻辑:

一,贵的东西不要买,没钱买不起。

二,买廉价的商品就代表节省。


所以,他们只能拥有廉价的商品,不懂辨别商品的真正价值。而那些廉价的商品质量不高,导致他们的购买频率提高,又陷入一个“买廉价商品,短期损坏,继续买廉价商品”的死循环。

最深受影响的就在于,居住在这样环境里的孩子,以及每天受着贫穷价值熏陶的他们的下一代。


如果你的孩子长大并娶了媳妇,会因为媳妇一年中共花了2000元买衣服、护肤品,而大发雷霆,并思考要不要离婚,请不要怪他吝啬或气魄小,他只是继承了你的节俭。


“贫穷”的思维就像一种遗产,如没有摒弃,无论我们的孩子愿不愿意继承,它都会被记在孩子人生的户头上。

《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那么,如何跟孩子谈钱?


一个孩子的内心是否富足或贫瘠,并不完全是由于物质是否缺乏而导致,而是一个家庭对待生活的态度。


即使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如果过分地跟孩子强调金钱的来之不易,或者大人处处对金钱执着,甚至将金钱的维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那么孩子的内心也是不能富足起来的。


不要告诉孩子,这个商品很贵,我们买不起。

告诉孩子,我们每月有预算,现在已经超预算了,所以我们只能下次再买。

告诉孩子,这个商品有比较复杂的性能,适合更大一点的孩子玩,所以等你再长大一点,我们就可以买这个商品。

不要告诉孩子,家里没有钱,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学,才能赚钱养家。

询问孩子,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询问孩子,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可以为你做什么。

不要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

告诉孩子,要劳逸结合,只有强壮的身体,才能支持长久的学习。

 

定期给孩子零花钱。规定好零花钱的应用范围,比如告知孩子,以后想要买小玩具、小零食,都可以自己买单。孩子想要什么时,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去购买。

 

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合理理财,还应该教他们如何“给予”,让孩子明白,钱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的工具,它的价值还应体现在帮助他人上。

        我们要给予孩子爱的承诺,保证孩子内心安定。这样,他们才会成长更好。聪明的父母从来不会向孩子哭穷。父母自己努力做好自己,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来源:现代教育报  

《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湖北省幼教机构联合会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人民的名义》:看“哭穷”教育如何毁了孩子一生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