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在发展中求生存,并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想一想每天有多少幼儿园兴起、又有多少幼儿园衰败。所以,更要“以质量求生存”。
创建有特色的幼儿园是一条出路,更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幼儿园不断发展的动力。
特色,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与色彩,它体现着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特色””不等于“特长”,它是独特性和优质性的统一。
特色幼儿园,指在优质完成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在整体上具有自己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幼儿园的统称。
幼儿园的特色不是单指特色班、兴趣班、特长班,也不能独立地称为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它是一个综合的结果。
(一)特色文化
物质文化包括特色的幼儿园建筑风格、环境布置,特色园标、园徽、园旗,幼儿园代言物,特色园服等。
精神文化包括特色园风、教风、工作作风等,集中体现为教职工共同接受并达成共识的价值观。
(二)特色教育
幼儿园特色教育,是指幼儿园在出色完成保教任务的过程中,根据本园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在整体上逐步形成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教育模式。
特色教育通常体现在课程上,如,音乐教育、美术教育、阅读教育、体育教育、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多元智能教育。
(三)特色管理
幼儿园特色管理主要体现在幼儿园独特的运营模式,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各种管理细则方面。
(四)特色师资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办园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要形成幼儿园特色,必须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这是幼儿园的真正财富,同时为特色幼儿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幼儿园特色项目,是提高幼儿园声誉的重要举措,一般围绕一个突出的方面进行。如果特色项目过多,本身就是没有特色的表现。
特色项目不仅是为了彰显办园特色,更是为了拓展和丰富特色的内涵,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力。如,音乐教育特色项目之小提琴、美术教育特色项目之纸工、阅读教育特色项目之读经、体育教育特色项目之轮滑,环保特色教育之爱鸟等等。
特色幼儿园的形成不是一种“线性”的过程,而是多层面的、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网络工程。因此,创建特色幼儿园需考虑多种因素,还要赢得家长、社会、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肯定。
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