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午饭的时候翻视频,无意间看到一个纪录片。明明不够新鲜有趣,不够跌宕起伏,甚至有些许枯燥,我却停不下来,看得津津有味。
画面一幕一幕,不够唯美,不够惊心动魄,却莫名令人心生向往。
一杯牛奶的故事,从养牛开始说起,跨越数百年前的科技发展与时代变迁,个中复杂更是说不完、道不尽。
那一瞬间,我想到了很多事。
我想起《武林外传》中,名满天下的京城食神一生荣华,最后的愿望却是最简单不过的“从今往后,畅游山水;清粥小菜,不亦快哉。”
朴素,亦是对生活的热爱。
杨丽萍老师一生无婚无子,居身苍山洱海边的爱巢“月亮宫”,提篮打水,花香满室,简简单单。
认真,亦是对生命的虔诚。似乎那些最简单的东西背后,恰恰经历过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在岁月里淬炼出一颗波澜不惊的心,一个追求朴素的灵魂。
几个月前跟朋友们出去玩。
去饭店的路上,出租车上放着一档电台节目。
男主持人用充满磁性的嗓音说:“这期我们的主题是——如果你能让我给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人带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其中一个朋友K坐在我旁边,表情僵硬盯着窗外,然后掏出手机打电话给电台。
“能不能帮我带话给2016年12月18号早晨的奶奶,叫她千万别出门,谢谢!”
他挂了电话,我们大家都陷入沉默。随后在饭桌上,K跟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K从小就特别不喜欢喝牛奶。
在K看来,牛奶这东西不酸不甜,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但他奶奶每天早上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他灌一杯牛奶。
一定要看着他喝下,帮他擦掉唇上的那抹白色才肯走。
久了,K长大了一些,就更加厌恶这种行为。
每次接过杯子,他都很不情愿,要奶奶劝说很久才肯喝下。
他从心里认定这完全就是强迫,甚至硬要上升到独裁、垄断、压制、摧残的程度。
奶奶对他的态度充耳不闻,每天准时准点在他手里塞一杯牛奶,不管多不情愿,都要看着他喝光。
直到他上大学,如释重负般地拖着行李,向着远方欢天喜地扬长而去。
20岁,他已经长到一米八八。
奶奶真的就再也不逼他喝牛奶了。
每次寒暑假回家,奶奶逢人就夸,说他孙子是因为天天喝牛奶才长这么高的。
他愣住!
奶奶十几年如一日地做这件事,仅仅只是为了这么一点心愿?
原来一直都是他不知好歹,对奶奶的爱无知无觉。
2016年12月18号早晨,奶奶出门,意外去世。
从那之后,哪怕回到学校再没有奶奶倒牛奶,他也会自己去买。
他依然不喜欢牛奶的味道,但他还是会买一箱牛奶拎回宿舍。
像是填补心里的某处大片大片的空缺,像是长在他身上的一块软肋。
每当牛奶在嘴里蔓延,他就总能想起奶奶,于是被愧疚感排山倒海般淹……
当然,那是最纯粹的,爱的味道。
听完这个故事,我突然想到黑尔的那句话
——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同样,最简单的人也最伟大。
达芬奇说,简单是最终极的复杂。
有时候,我们想要变得简单,结果却总是千回百转。
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已经复杂到连早睡、早起、吃早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了。
匆忙而不知所起,庸碌而不知所终。
梭罗也说,当你简化你的生活,宇宙的法律将更加简便。孤独不会孤独,贫穷不会贫穷,也不会虚弱无力。
在现代生活的重压之下,很多人已经开始崇尚极简生活,讲究断舍离。
当我们删繁就简,生活便可以举重若轻;
当我们学会用最简单方式表达爱意和情绪,生命也可以更加纯粹轻盈。
简单,其实就意味着深刻。
有多少人认为爱情的终极奥义是浪漫,到最后,却都抵不过一句:“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友情亦然,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父母之爱更是简单,你只要健康快乐地活着喘气就好。
爱是个虚化的物质,却能在我们身边缠绕一生,像是最简单的奇迹。
纪录片看完了,我盯着桌子上的牛奶发呆……
过去,我从没想过手里的一杯牛奶会有那么多人的心血:从牧场的奶牛开始,有人为它们吃什么操心,有人为它们反刍是不是舒服操心,有人为它们是不是被野鸟惊扰操心,有人为它们是不是健康操心……
我从来没想过,曾经两三天就会腐坏变质的牛奶要经过多少人不懈努力,才不断进步成现在能随时带在身边、安全无忧的温暖陪伴。
今天,不论我走到哪里,去哪座城市,牛奶随处可见,让远离牧场的人们,也可以享受到牛奶的美味和营养。
牛奶跋山涉水,不远万里,与天南地北的人相遇,这难道不是我们生活中,最简单的奇迹吗?
嗯,看完之后,我下楼买了一箱牛奶。这让我想到了辽阔牧场,像是收藏了一幅幅的田园风光,有淡淡青草香的春天;
我也想起了K的奶奶,有那么一种爱,总是隐于心,不显山露水,亲情也是如此简单而伟大的奇迹。
正如文章讲述的那样,爱是最简单的奇迹。教育也一样,教育业应该用爱来进行,以最单纯的爱,来浇灌孩子,使之成长为有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