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饮食问题是一个常见而困扰人的话题。挑食的孩子常常给父母带来压力和困惑。因此,如何处理孩子的挑食问题成为了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本期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们解决孩子的挑食问题。欢迎家长们共阅广州市第二幼儿园《父母课堂》,与我们一同学习与成长。
家教案例
镜头一:今天的午餐是米饭、虾仁炒蚕豆和青菜豆腐汤,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只有小牛刚吃了一口就和同桌说起悄悄话,发现老师在注意他后,赶紧吃了一口饭,约两分钟后又慢吞吞地喝了口汤,菜几乎没动。老师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不喜欢吃”。老师告诉他多吃青菜身体棒,于是他把饭和菜都倒进碗里,连汤带水慢条斯理地吃着。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小牛才把米饭吃完,而菜全剩在碗里。
镜头二:今天的午餐是米饭、鱼条和罗宋汤,小朋友吃得很香。不一会儿我听到一个小朋友喊:“老师,我还要一碗!”原来是小牛的声音。只见他已经把饭吃得精光,拿着空碗到我面前要盛饭了。我给他又盛了半碗,他依然吃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空碗送回来了。
与小牛的妈妈交流得知后,由于家里人觉得小牛自理能力弱,在家吃饭都是由家人喂他。妈妈知道小牛有挑食的习惯,就总是做他喜欢的饭菜,小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您家孩子吃饭会让您觉得头疼吗?如果您的孩子有类似小牛一样的情况,您会如何做呢?
孩子挑食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家长有的用物质奖励,有的追在后面喂。不良的喂养方式导致孩子养成了挑食、偏食的坏习惯。
1.饮食结构不合理。家长认为肉、海产品、鸡蛋等食物富含蛋白质,对生长发育好,每天给孩子吃很多这类食物,味道单一,时间一长,会造成孩子味觉上的改变,失去对蔬菜、水果的兴趣。
2.爱吃零食不限制。孩子的胃容量有限,如果家长给孩子提供很多的膨化食品、糖或者热量比较高的饮料等,孩子吃饭时就会没有食欲。
3.就餐环境不注意。有些家长在孩子就餐时,旁边放着动画片或者游戏,其实这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没办法很好地品尝食物的味道,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食物失去了兴趣。
4.食物过于精细。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不爱吃蔬菜就剪碎,不爱吃水果就榨汁,不爱咀嚼就全部用料理机打成泥,孩子咀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锻炼,错过咀嚼发育的关键期。
教师建议
1.科学配餐,制定营养食谱
家中应烹饪营养均衡的饭菜,而不是只做孩子喜欢的。对孩子不喜欢的食物,家中要采取“2+1”模式,即一餐中有两道孩子喜欢的菜和一道不喜欢的菜。刚开始盛饭时,少盛一些孩子不喜欢的,后面逐渐加量。
2.运用孩子感兴趣的语言激励进餐
用有趣的语言刺激和引导,可以让孩子进餐更顺利。比如,家中把豆类比喻成聪明豆,让孩子试试吃下去会不会变得更聪明;把米饭和青菜看做一对好朋友,让孩子吃的时候不要把他们分开;或者对孩子说:“你的牙齿比大老虎还厉害,大老虎会嚼肉,你会不会啊?”“呀!你这是老虎的牙齿,太厉害了!”
3.家园互通,巩固习惯
老师与家长多沟通,让孩子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没有侥幸心理,相信只要家园共同努力,采取正确的方法,孩子最终会吃得健康,身体棒棒。
绘本推荐
撰稿 | 陈运娟
编辑 | 钟倩瑜
审稿 | 李玉珍
审核 | 林玫琼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