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11月,是我省登革热流行的季节,所处地区的媒介伊蚊密度越高,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就越高。
到底什么是登革热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有部分人发病。尽管登革热通常预后良好,但也有少数重症登革热患者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因此,预防非常重要!
健康知识科普
登革热病毒潜伏期为3-14天,典型症状有“热、痛、红、疹”。除了上述四种情况外,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登革热的首发症状一般是发烧,通常持续3-5天可降至正常,有些人高烧可达40℃,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
主要为剧烈头痛、骨痛、肌肉与关节疼痛,全身乏力。
可能出现面、颈、胸部潮红(醉酒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肿大、牙龈、鼻腔等无端出血等
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以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为主。
一般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或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时,须及时去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蚊媒叮咬史。
小朋友们,请问你们知道蚊子是如何产卵的吗?蚊子的幼虫又长什么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蚊子幼虫
1、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 剂。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装: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
换: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鱼缸等,至少每星期清瓶、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适时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登革热流行期间,室内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需种养建议改为沙石种养。
2、清理积水
封:封盖好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树洞等。
疏:疏通沟渠、户外淤泥和杂草等。
排: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水养植物、饮水机托盘/花盆底托、竹筒/树洞/轮胎、建筑工地和绿化带等积水。
清: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
我园自开学以来,积极配合上级卫生部门要求,及时开展卫生死角清理、清积水行动,对师生开展了预防登革热的宣教,得到了越秀区疾控和农林街道社区的一致好评!
对师生开展了预防登革热的宣教
打扫园舍环境
预防登革热,人人齐参与。
让我们一起守护自己和家人们的健康吧!
撰稿:李华梅
编辑:钟倩瑜
审稿:杨志群
审核:林玫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