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孩子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长良好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家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广州市第二幼儿园家庭教育《父母课堂》与您共同探讨孩子成长中的困惑,共同提升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
冬冬,快来吃饭!吃完饭好去幼儿园。”妈妈喊道。
“妈妈,我的袜子不知道放在哪里了。”冬冬说。
妈妈只好转身去给冬冬找袜子。
临出门前,妈妈说:“检查一下小书包,看看有没有落下东西。”
“哎呀,我的水杯呢?”
“水杯不在书包里吗?你昨天喝完水放到哪里了?”妈妈问。
冬冬来不及回答,跑回房间一阵乱翻,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找到杯子,然后把它装进书包,急急忙忙地出门了。
“唉,这个孩子,整天丢三落四的!”妈妈不停地叹气。
丢三落四的事情总是发生在冬冬的身上,冬冬妈妈非常无奈。
孩子老是丢三落四,不是忘这,就是忘那,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孩子自身原因
个别孩子记忆力弱,做事没有目标性,独立生活能力不强,依赖性重,心思没放在该完成的事情上面,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
第二,家长原因。
孩子做事没头绪,爸爸妈妈会跟在后面一直千叮万嘱,总是不放心,慢慢就形成习惯性地唠叨,这样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帮到孩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反而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孩子丢三落四的习惯与工作记忆有关,孩子记忆的数量有限,需要他们一次完成太多的内容,有可能会出现漏记。因此,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它要随着孩子的年龄和成长逐渐发展,运用小技巧帮助孩子提高做事有条理的生活技能。
1.精简信息量。想让孩子更好地记住复杂任务,就要遵循其大脑发育规律,建议一次不要记超过4个信息。
2.讲故事。给孩子讲故事时,尽量选择人物不超过4个的故事,讲完后让孩子复述情节。
3.列任务清单。有了清单的提醒,孩子便不会轻易忘记下一步要做什么。此外,清单的条目清晰,孩子能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协调做事的步骤。
4.增加记忆线索。给孩子提示线索能再次激发他们遗忘了的记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这种提示会更加有效。所以,如果孩子想不起要说的话,不要盲目地指责或者打断,试着跟孩子一起回忆,帮他用语言、手势或者图片进行回忆。
孩子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逐渐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重要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
编辑:钟倩瑜
审稿:李玉珍
审核:于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