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控近视 共筑“睛”彩未来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爱眼护眼科普活动。
我园医务室李华梅医生制作了“图说儿童近视防控”的宣教视频,让孩子们明白爱护眼睛的重要性。
班级老师们也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游戏等多种形式,引导孩子体验眼睛的重要作用,了解“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如何科学用眼,预防近视”,懂得要爱护眼睛,从小养成爱眼护眼的良好习惯。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另外,我园还发动家长积极参与护眼行动,家园合作,共同为孩子健康用眼构筑保护屏障。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努力,引导孩子科学护眼,守护他们的“睛”彩未来。
学龄前的孩子,个个都眼睛雪亮。然而小小年纪就戴上近视眼镜,是爸爸妈妈最不愿意看到的。那怎么做,才可以让孩子保持良好的视力,避免或者延缓近视的发生呢?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眼轴较短,在10~12岁之前,孩子的眼睛都处于一个轻度的远视眼状态,这种远视我们可以称之为生理性远视,这种生理性远视可以延缓宝宝因为眼轴变长而引起的近视趋势,因此这种生理性远视也被称为“远视储备”。
学龄前孩子的身体处于快速发育中,正是需要营养的关键时刻。爸爸妈妈应该给宝贝提供充足、丰富而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A、B2、硒、锌、钙的食物,同时还要督促孩子尽量少吃甜食、油炸食品,不喝饮料,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只有提供了充足且均衡的营养,眼睛才能正常发育。
科学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改善眼球的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还能有效延缓近视的发生;对于已经有近视的孩子,户外活动也能延缓近视的进展;因此,我们建议学龄前的孩子每天要保证至少2小时,或者每周至少12-14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越好。
督促孩子保持良好的读写姿势: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尺一拳一寸”,不管是看图书,还是画画,都应该监督孩子保持这个姿势。同时,我们还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用眼环境:书桌和椅子高度应该匹配孩子的身高;书桌尽量靠窗,保证足够自然光照。
近距离用眼被认为是促进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近距离用眼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近视。对学龄前孩子来说,看书、下棋、弹琴、画画都属于近距离用眼的范畴,应该控制孩子进行以上活动的时间。
爸爸妈妈可以监督孩子,使用20-20-20法则:就是用眼20分钟,看着20英尺(5-6m)外的物体,保持20秒。
我们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如要使用,应尽量让孩子看大屏幕(电视),并和屏幕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使用手机、平板这种小屏幕。同时,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爸爸妈妈也要注意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或者长时间看电视,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模仿对象;多进行亲子活动,才是最好的选择。
让我们一起守护好孩子,科学预防近视,共筑光明未来!
来源:广东省人民医院眼科
供 稿: 李华梅
编 辑: 姚益龙
审 稿: 杨志群 吴小菁
GZERY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