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如年,温暖团圆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气,也俗称冬节、亚岁。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测出来冬至这个特殊的的日子,并把它作为二十四节气最早被制定的一个。冬至日也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一、冬至之诗词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二、冬至之饮食
(一)冬至之北派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小班的小朋友用自己的小小手用橡皮泥捏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除了做手工,小朋友们还一起来到了烹饪室,做了美味的饺子哦!
小朋友们吃到自己做的饺子可开心呢….
(二)冬至之南派汤圆
在冬至的这一天,江南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汤圆,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并用糖、肉、菜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三)冬至之腊味饭
冬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各地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最特别的是广东人吃腊味饭习俗了。腊味饭不仅香味浓郁,风味独特,并且还有御寒滋补的特点。
(四)冬至之冰糖葫芦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简单的一个糖粘山楂就这样被赋予了众多的美好寄愿。
小班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了属于自己“风味”的冰糖葫芦,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精彩瞬间吧!
三、冬至之养生保健
(一)关于小朋友
注意防寒保暖,根据天气及时请爸爸妈妈帮忙增添衣物,尽量为小朋友选择保暖、柔软的服装,不要穿着过紧的服装,便于小朋友行动,让血液循环流畅。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也不要过量、引起不适。
(二)关于大朋友
大朋友们也与小朋友一样要注意防寒保暖,注意户外身体锻炼。合理的调整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并且要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冬至以后的天气较为寒冷,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天冷也易冻伤,要特别的重视。对于老年人来说,还要注意老年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四、冬至之谚语
谚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授下来的。冬至作为我国重要的节气之一,也有不少的相关谚语。冬至谚语饱含着劳动人民长久以来对农事的观察与总结,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冬在头,卖了被,置头牛;冬在腰,冻死猫;冬在尾,冻死鬼。
2. 晴冬至,年必雨。
3. 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黑,指下雨)
4.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5.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6. 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7. 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后悔没有火炉。
8. 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9.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10. 冬至南风百日阴。
11. 阴过冬至晴过年。
12.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13. 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14. 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
15. 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结束语
传承文明,陶冶情操,一直是我们希望给予孩子的教育。丰富多彩的冬至活动,不仅让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也为老师、家长们与孩子创造了一次温暖的互动。
在此祝所有的老师们、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们,冬至快乐!我们下一个节气再见啦!
供稿:陈慧敏 刘彦君
编辑:姚益龙
审稿:李玉珍 吴小菁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田园 乐园 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