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蝉声起 夏正浓,清风无处寻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古人云:大暑大暑,上蒸下煮。要说夏天最不可忽视的一抹风景,那便是蝉鸣了,热浪一波接着一波,蝉鸣也一声接着一声。在这个炎热的季节,不妨跟着小四班的小朋友一起过大暑吧!
节气小课堂
大暑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来源于上古农耕文明,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而总结出来的节气规律。而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也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太阳黄经为120°,公历7月22——24日交节。古人将炎热的天气分为大小两种,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比小暑更热,所以叫做大暑。
(视频来源:好看视频)
节气感受与体验
民间习俗
一、送大暑船,祈福安康
大暑节气“送大暑船”是浙江台州市沿海一带的民间习俗。船内载各种祭品,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瞧!我们的小朋友们也去送大暑船啰,祝福大家平安、健康。
二、吃荔枝, 过大暑
按照福建莆田的习俗,在大暑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
小朋友们吃完荔枝后用荔枝皮制作了美丽的荔枝树拼画,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三、“凤梨”和“旺来”
大暑期间,我国民间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也叫菠萝,人们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快来看看我们自己做的凤梨宝宝吧!
古诗欣赏
小朋友通过欣赏古诗《小池》,理解诗中寓意,尝试用简单的手语抒发心中的情感,从而感受大暑节气的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大家也跟着我们一起来朗诵古诗《小池》吧!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翠绿的荷叶,飞舞的蜻蜓,充满动感,充满了诗情画意。看!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小手描绘了一幅情趣盎然的画面,把古诗描写的意境活灵活现的展现了出来。
节气养生
在这个燥热得连一丝风都没有的日子里,空气还是一贯的闷热,但人们自有消暑之法:有人小酌一杯,有人庭下乘凉,有人吃瓜解渴。虽形式各异,但都清凉有趣,接下来听听孩子们稚嫩的声音,他们会告诉我们人们是怎么避暑的,生活中的饮食又要注意什么呢?
避暑小知识
一、防伤湿
夏季潮湿,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
二、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阳气鼎盛之际,有些人在高温环境中容易中暑,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要出门,勿做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三、防受凉
古人讲:夏不预穷凉。过度贪凉导致热伤风,所以电风扇不能开太大,空调不能开太低温。
四、多吃苦味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而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热、消暑、生津、清心、明目,是解暑的好选择。一起来看看小朋友在大暑节气自己动手用苦瓜做的美食有多美味吧!
每个季节都有令人惊艳的美丽,不过若是此刻,最盼的还是一场痛痛快快的大雨,洗去一地的燥热,带来满室的清凉。最后让小四班小朋友用他们的歌声给大家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吧!请欣赏粤语童谣《落雨大》。
SUMMER.TIME.
供稿:戚 宇 黄 颖
编辑:姚益龙
审稿:张琪珊 李玉珍
@SUMMER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田园 乐园 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