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节
——时光如水,惟爱长存
清明 QINGMING
清明节,仲春与暮春之交,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至清明,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
01
一、感受与体验
1. 关于生命的意义《獾的礼物》
清明,既是节气,也是中国民族传统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
在这空气都迷茫着思念的日子里,中五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阅读了绘本《獾的礼物》,了解生命的意义。
通过故事我们看到了充满智慧的獾离开了他的身体,也离开了所有朋友。他虽然永远离开了,但他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重,即使离开了,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2. 菊花寄思念
菊花寓意追思、悼念。白菊美得纯洁,也带着一丝哀伤。动动手,我们跟着中五班小朋友为獾做一朵小菊花,表达我们对过世亲朋的追思吧。
3. 古诗舒情怀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在“疾风甚雨”“闹天气”这清明节特有的气候状况下,写下了“清明”这首广为传诵的著名诗篇。诗中写一个离乡在外的“行人”,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欲借酒浇愁的心情。诗中的行人、酒家、牧童、杏花村,山道湾湾、春雨飘洒,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清明烟雨画”。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中五班小朋友一起来诵读古诗《清明》吧!
4. 生命的“礼物”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句谚语的意思是清明这一节气,生机盎然,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借着这个好时机,中五班小朋友也洒下了小种子。
在照顾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孩子们循序渐进地了解到:世间的个体生命从生到死,经历周而复始的生命周期。看小苗苗长得多旺盛,期待它们长成一片花海吧。
02
二、清明节的习俗
相传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在清明节这段时间,大家会开展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深受大人小孩所喜爱。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踏 青
踏春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 树
柳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插柳插出不少柳树,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慢慢形成了清明植树的习俗。从节令上讲,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正是北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非常适合栽种树木。
03
三、清明节的饮食保健
“清明时节踏青行,剜艾田头采嫩茎。米粉饴糖团作饺,农家野味满锅烹。”食用艾草的传统在我国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清明节,很多地方都有用艾草制作传统小吃的风俗。
在广州也有“节日节气同根生,清明野菜正当食”的说法。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们快跟着视频一起做一道地道的广州美食吧。
清明时节,青烟袅袅;杨柳摇曳,春风轻拂;淡淡忧伤,追忆故人.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清明是唯一一个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节气,让我们通过节气活动,缅怀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希望每个人、每一天,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地生活!
图片、视频来源:百度、抖音、A5班小朋友
供稿:陈启君 潘艳芬
编辑:姚益龙
审稿:张琪珊 黄瑜莲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田园 乐园 家园
GZERY ·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