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降
——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10月23日,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天气逐步变冷,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的农事也开始繁忙。霜降时节,民间各地风俗也非常有特色。
霜降的传说
霜降,背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传说有一个美丽的神仙姐姐叫青女,是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年九月十四日,她下凡来到人间,站在青要山最高峰上,手抚一把七弦琴,清音徐出,霜粉雪花随着颤动的琴弦飘然而下,洒在大地上。顿时霜冻雪封,掩埋掉世间一切不洁。
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诗《霜月》是这样写得:“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说的是青女和嫦娥都不怕寒冷,跑到月宫里去比谁更漂亮。
听了霜降的传说,是不是很想了解霜降呢?下面,我们就跟广州市第二幼儿园中四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走进霜降节气吧。
霜降三候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意思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二候草木黄落,意思是: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不过,由于中国国土辽阔,霜降三候在南北各地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菊红叶落秋见霜”, 在北方,霜降节气天气渐冷、开始降霜;树叶变黄,飘落在地上,人们穿上了厚厚的衣服,三候的特征比较明显。但在温暖的南方地区,霜降前后,气温还比较高,也看不见霜降和树叶飘黄的现象。
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在霜降前后,通过日常生活观察和观看电视气象频道,在下列表格用绘画或数字记录南北物候的不同哦。
霜降话习俗
霜降节气,不仅物候南北有差异,每个地方的风俗也各不相同:
1、山东霜降吃萝卜
山东有农谚:处暑高粱,白鹭谷,霜降到了拔萝卜。秋后萝卜赛人参。萝卜是常家菜,也被认为是看家菜之一,生吃,凉拌着吃,做成热菜、汤饮,粥品,主食,甚至还能做成药膳。
2、广西霜降吃牛肉
广西玉林的居民习惯在霜降当天吃牛肉。早餐是牛肉炒粉,中午或晚上吃牛肉炒萝卜,或者是牛腩煲之类的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壮。
3、福建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节气要吃柿子,他们认为,吃柿子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可以强筋健骨。例如泉州老人觉得: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而有些地方,觉得霜降吃柿子,整个冬天都可以保持嘴唇湿润。
4、霜降赏红叶
除了吃,其实霜降还有很多好玩的项目。“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北方,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大家一般都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
5、霜降赏秋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
种种兴趣盎然的霜降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小朋友们,你们家乡的霜降节气有什么习俗呢?快来和老师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霜降里的节日
霜降节气离重阳节很近。今年霜降再过两天就是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中四班的小朋友们已经早早的准备好礼物,准备在重阳节那天送给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祝爷爷奶奶、公公婆婆福寿安康,节日快乐。
霜降里的古诗
“菊红叶落秋见霜”,霜降节气自然景色非常漂亮,古人赞美霜降美景的诗词数不胜数,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中四班鲁姝含和袁梦瑶小朋友走进霜降节气的古诗吧。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九日登李明府北楼
唐刘长卿
九日登高望,苍苍远树低。
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
霜降鸿声切,秋深客思迷。
无劳白衣酒,陶令自相携。
霜降在画里
霜降是一个美丽的节气,小朋友们除了可以跟着中四班的小朋友朗诵古诗,也可以跟着中四班的小朋友用树叶和盐作画,把霜降的美景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霜降话养生
霜降了,要注意防寒、防燥、放郁,及时增减衣服,早晚出门戴口罩,预防过敏性哮喘。多吃芝麻、蜂蜜、银耳等润燥食物,多想些开心的事情。你看,中四班的全倚暶小朋友跟妈妈一起在家做银耳雪梨汤,润肺又养颜,小朋友们,快来和爸爸妈妈一起试一试,做一个节气达人吧。
供 稿: 张 静 黄瑜莲
编 辑: 姚益龙
审 稿: 张琪珊
扫码关注我们
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田园 家园 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