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知识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于涎液腺中最大的腺体——“腮腺”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多见于细菌性和病毒性。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又称为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引起的,以疼痛、腮腺区肿大、腮腺导管口分泌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症状,不具有传染性。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1~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全年均可发病,属国家法定丙类传染病。
主要症状
1.孩子被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大约经过2~3周的潜伏期才出现不适症状。
2.大多数患病孩子,以耳下肿大和疼痛为最早出现的表现,少数患病孩子表现为在腮腺肿大的1~2天前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不适症状,继而出现一边或两边耳下的疼痛,即腮腺肿起来。
3.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周围扩大,边沿不清,皮肤表面也不红肿,但摸上去却有些发热,伴有疼痛和弹性感。
4.张嘴时有疼痛感,孩子不愿吃饭。腮腺肿大在2~3天时达到高峰,一般持续4~5天会逐渐消退,全身不适症状也会随之减轻,整个发病过程大约为1~2周。
5.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稍降低,分类计数淋巴细胞相对增加。血及尿中淀粉酶增高。
6.一般来讲,患了腮腺炎的孩子都能顺利康复,但有少数孩子会出现并发症。
7.腮腺炎可合并脑炎、胰腺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脑炎可出现高烧头痛、呕吐、嗜唾,也可出现抽风和昏迷症状;胰腺炎可引起上腹剧痛及呕吐;睾丸炎可见一侧睾丸肿痛,痊愈后会使该侧睾丸萎缩,幸而多发生于一侧,不致影响生育。
传播方式
1
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2
潜伏期: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3
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
是否有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出现并发症可能会很严重。
1.当腮腺炎患儿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等症状时,需要警惕胰腺炎,这种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如果孩子出现头痛、持续发热、呕吐、精神差,甚至抽搐时,需要警惕病毒性脑炎;
3.当女孩子出现腹痛时,需要警惕卵巢炎;
4.男孩子发热伴“蛋蛋”肿痛时,需要警惕睾丸炎。如果并发了双侧睾丸炎,有可能导致成年后的不孕症。
如何治疗护理
1.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对症治疗,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 补液等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多用清热解毒,局部可以敷用消肿止痛药。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
2.护理
在流腮发病期间,患者需要多饮水、多吃些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比如稀饭、面片汤、鸡蛋羹等。
在急性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漱口,避免口腔内腮腺导管开口处感染。多饮水。
如何预防
1
养成良好的身体习惯
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
开窗通风深居简出
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餐具、毛巾等煮沸消毒,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新鲜。
3
健康生活合理作息
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4
调理脾胃
根据孩子体质特点,对症选用合适的药物贴敷相应的穴位,调理脾胃和脏腑,从而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注意合理膳食,增加营养,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5
及时接种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1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
北京博苑安康星辰幼儿园2024年秋季火热报名中
【招生对象】2岁半 — 6周岁适龄幼儿
咨询热线:13772237897 0915–3259998
联系人:马老师
地址:巴山中路老安运司批发市场对面军分区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