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教职工及家长朋友们: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移动电话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大规模应用,不仅给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强劲动力,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便捷。与此同时,一些不法份子也在利用这些科技手段进行诈骗,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伤害,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因素。在各部门联合集中打击清理之下,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其诈骗手法也在不断翻新,越来越具迷惑性、隐蔽性、高诱惑性。很多诈骗团伙已经集团化、产业化,并且内外勾结,即使能够破案也很难追回被骗财产。还有很多不法分子远在境外,不能将他们绳之以法。因此,在多种因素制约下,防范电信诈骗难度加大,防不胜防,只有提高全民反诈防范意识,增强自身防诈骗免疫力才是最有效的防诈手段。
在此,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您的宝贵财产。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家人、亲友和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发生。
电信诈骗犯罪的作案形式和手段主要包括:
1.犯罪嫌疑人采用拨打电话的形式,冒充电信、税务、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
2.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进行诈骗。
3.冒充消防、武警给受害人打电话,以购买帐篷、床等物品的方式诈骗定金。
4.通过打电话或发送短信以“你猜我是谁”等语言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家人住院等理由冒充熟人进行诈骗。
5.发送含有木马链接的短信,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人点击盗取银行账号、密码进行诈骗。
6.以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短信进行诈骗。
7.虚构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8.开设虚假网站、网上钓鱼诈骗。通过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 网络交易平台、手机充值网址等进行诈骗。
9.虚构消费退税,以购车、房退税等进行诈骗。
10.以打电话谎称孩子被绑架或在外受意外伤害、突发急病要求汇款为名进行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孩子上学或工作离家较远等时机,直接拨打家长电话,谎称其孩子被绑架,索要大量赎金;或称孩子在外出车祸等受到意外伤害和突发重特大疾病,要求汇款。许多家长救子心切,未经核实,便把钱汇到嫌疑人指定的银行账户,从而上当受骗。
在此提醒广大教职工及家长朋友:
1.保持清醒头脑,遇到可疑的人或事要冷静分析,不轻信、不盲动,以免财物损失。
2.做好个人和家庭信息资料的保密工作,不要随便泄露自己和家人的电话号码。
3.不管遇到任何原因、理由要求为家人、亲友寄钱、寄物的短信或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通过各种途径调查证实是否属实,以防受骗。
4.目前网上商务环境复杂,网上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犯罪分子可以低成本地进行各种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为财物安全,建议尽量不要到网上订机票、火车票等,特别是需预先付款的购物,一定要特别谨慎,三思而行。
5.不贪。要坚信:“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无论诱惑多大,都不为其所动。
6.如遇类似诈骗嫌疑的情况或电话,要及时向学校或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7.请相互转告防诈骗知识,如遇身边人员遭遇相关诈骗迹象,请务必提醒,并及时拨打110报警。
最后,希望各位教职工及家长朋友们,一定加强防范意识,不轻信、不盲信,远离电信诈骗,祝愿我们每个家庭平安、幸福、安康!
近期,我园会针对反诈骗宣传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和情景剧互动,请各位家长持续关注,欢迎积极参与!
银川市第一幼儿园
2022年4月7日
文|后勤部门
图|网络
编辑|刘敏
审核|周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