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小学参观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
孩子都说最羡慕小学生的课间十分钟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老师管
于是,孩子们自主选择散步伙伴
自主决定路线的散步活动正式开始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散步作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衔接部分,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教育契机,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由探索。
没有老师看护的自主散步
能行吗?
老师和孩子们开展了一次
关于自主散步的头脑风暴
并约定第二天中午就来试一试
午饭后,孩子们早就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声“出发吧”,刚刚还保证一定不会横冲直撞的孩子,因过于兴奋都争着涌出门口。
就这样,第一次的尝试
刚刚迈出教室就被迫中止了
大家都往门口挤,差点被撞到。
老师的话:听着孩子们的讲述,我冒出了一身冷汗。那也在那一刻我意识到他们只是一群6岁的孩子,虽然出发前我们做了很多经验铺垫,但孩子们依然是行动快于思维的,这是正常的年龄特点,也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因为担心便中止了这个活动,那孩子们一定会失落。
应该怎么样出门才
更安全呢?
这种散步方式
合适吗?
跑得太快,很容易被东西绊倒
饭后剧烈的运动
很容易让肚子不舒服
什么样的散步方式
更合适呢?
孩子们开展了大调查
去小花园看花
去操场上晒太阳
去小土坡坐一会儿
给我们的小菜园浇浇水
“哇!原来自己散步可以去这么多地方,
干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呢!”
去这些地方需要
注意什么?
玩的时候,不能从太高的地方往下跳。
在操场上散步时不能做剧烈的运动。
在小池塘边玩耍时要保持距离,小心掉下去。
“
短短一周的时间
一本包含14条提示的
《餐后自主散步安全小书》
在大三班“出版”啦
同时,为了确保安全
保安师傅、其他班级老师
也会来回巡视、默默关注
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
在安全的空间里享受最大程度的自由
安全问题解决了
此时提不起精神的云云
引起了老师的注意
他小声地说:
“自己一个人出去感觉孤零零的”。
该如何解决云云的这个
问题呢?
老师的话:云云的问题解决了,孩子们之间热烈的讨论,让他们忘记了我这个老师的存在,但我却喜欢这种被遗忘……
就这样,餐后散步活动进入了平稳期
而老师也有更多时间游走在幼儿园各处
记录着孩子们的自由与美好
而孩子们也不只满足眼睛看到的
他们也记录着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
王妍希的记录——今天我和陈家林一起出门散步,但是玩着玩着我就找不到他了。于是我又和孙诺一玩了一会儿,就一起回来了。
伊一的记录——散步的时候,我遇到了然然妹妹,潘老师正带着他们吹泡泡呢,妹妹还让我吹了一个,特别好玩。
吴逸的记录——今天我们班的种植地发现了许多小蜗牛,它们会不会把我们种植的蔬菜都吃掉呢。
孩子们描画得太生动了!
随着更多有趣的散步故事出现
散步早已超出消食这单一目的
而成为关注环境、关注人
建立新社交关系的新渠道
成功的散步经历
让孩子们越来越享受这个环节
可散步归来的时间却层次不齐
……
该怎么辨别
回班时间呢?
那被老师护送回来的小朋友
是什么原因呢?
冯彦初的主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而教师也对孩子的想法稍作了改进
即户外音响响起音乐
就代表大家要返回教室了
也正因为有了明确的音乐信号
孩子们似乎有了紧迫感
都想在有限的时间玩得更尽兴
于是,散步的时间规划
就在大三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
孩子们还选出了最受欢迎的五条散步路线
一段时间尝试下来
小朋友的时间规划意识越来越强
散步也变得愉快且从容
这就是幼儿园大三班小朋友
自由、美好的散步故事
一场小小的散步
一段自主的时光
孩子大胆尝试 教师大胆放手
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儿童
这里的他们享受着快乐
体验着生活带来的美好
在开放的空间里
成为了自然、有爱、智慧、自信的
绿色完整儿童
撰稿|陶雯霞
审核|杜璟璟
发布|梁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