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如何用线上化学实验演示视频,引导幼儿对化学现象的好奇?
一、问题的核心: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线上化学实验的结合
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化学现象作为科学的一部分,往往因其“神秘感”和“变化性”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然而,化学实验通常涉及复杂的操作和潜在的安全风险,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线上化学实验演示视频引导幼儿对化学现象产生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线上化学实验演示视频的优势
- 安全性:线上视频避免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化学品接触、高温操作等。
- 直观性:通过视频,幼儿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化学实验的全过程,包括颜色的变化、气体的产生等。
- 可重复性:幼儿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加深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记忆。
- 资源丰富性:网络上存在大量的化学实验演示视频,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进行筛选和推荐。
三、如何用线上化学实验演示视频引导幼儿的好奇心
- 选择适合幼儿认知水平的实验
例如,选择颜色变化明显、现象直观的实验,如“彩虹牛奶实验”或“火山爆发实验”。这些实验现象生动有趣,能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专家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教授提到,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以“现象感知”为主,实验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避免过于抽象或复杂的内容。 - 结合生活场景,引发幼儿的共鸣
例如,在观看“醋和小苏打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视频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吹气球”的场景,让幼儿感受到化学现象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案例分享:北京某幼儿园教师李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自制泡泡水”的实验视频,并让幼儿尝试用吸管吹泡泡。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了化学反应的乐趣,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 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
在观看视频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你觉得这两种液体混合后会变成什么颜色?”“为什么会产生气泡?”通过问题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和思考。
专家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许卓娅教授指出,提问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的重要手段,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 设计互动环节,增强参与感
例如,在观看“彩虹糖实验”视频后,教师可以准备彩虹糖和水,让幼儿亲自尝试将彩虹糖摆成圆形并观察颜色扩散的过程。这种“视频+实践”的方式能加深幼儿对实验现象的理解。
案例分享:上海某幼儿园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让幼儿在家与教师同步进行“彩虹糖实验”。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完成实验后,纷纷在班级群里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 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表现形式
除了实验视频,教师还可以结合动画、绘本等形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例如,在观看“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视频后,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科普动画,进一步解释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专家观点: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杨宁教授强调,多媒体资源的使用应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形式,应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
四、注意事项
- 视频内容的选择:确保实验视频内容科学、准确,避免误导幼儿。
- 家长的参与:线上活动需要家长的配合,教师应提前与家长沟通,明确活动目的和注意事项。
- 安全提示:即使是线上实验,教师也需提醒幼儿不要随意模仿视频中的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五、总结
通过线上化学实验演示视频,教师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观察化学现象,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结合生活场景、提出问题、设计互动环节和利用多媒体资源,能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生活即教育。”让幼儿在观察和体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