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园始终遵循“健康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宣传”的工作原则,扎实细致地做好幼儿传染病防控的各项工作。2024年4月3日学思路分园开展了“疱疹性咽峡炎”防控培训及应急处置演练活动。
在演练活动前,保健老师组织老师们学习了“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特征、传播途径及预防的相关措施。
本次演练活动分为三个情景。由保健老师提前制定好方案,为大家讲解整个活动的流程,在情景模拟演练中,老师们通过现场观摩,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处置流程。
入园晨检时,保健老师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进行入园晨检时,发现一名幼儿咽喉部有疱疹,疑似疱疹性咽峡炎。
保健老师向家长说明情况,建议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午检时,班级老师发现2名幼儿喊喉咙疼,班级老师先查看幼儿喉咙发现咽峡有“疱疹”,且有低热现象,立即将“患儿”带到保健室,经保健老师再次检查,疑似疱疹性咽峡炎,由主班老师联系家长说明情况,建议家长来园接幼儿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班级另一位老师,第一时间将其他幼儿撤离现场。
家长就医后转发病例给班级老师,幼儿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班级老师立即上报保健室。
确诊“疱疹性咽峡炎”后,保健室立即上报园长,园长通知各班级立即启动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要求保健老师对班内其他幼儿再次进行体温,体表皮肤、口腔等检查,同时要求班级老师做好全日观察以防再次发现。
按照上级指示,对患传染病班级加强卫生消毒,同时对园内其他班级加强晨午检力度,做好全园卫生消毒工作,班级教师做好传染病跟踪随访及每日因病缺勤上报,直至幼儿康复。患病幼儿病愈后,凭返园《复课证明》方可回园。
保育老师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马上开窗通风,严格按照传染病应急处置相关要求对班级所有活动区域,物品表面等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演练结束后,后勤主任焦老师对本次传染病应急处置演练进行了总结,对应急小组成员提出,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精准掌握应急演练的每一个细节,特别要求参演人员必须掌握疱疹性咽峡炎病处置流程,科学有序地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通过实操演练,我园进一步规范了应急事件的报告和处置流程,提高了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应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应急和组织协能力,保障我园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撰稿:项发妹
审核:焦雪薇
终审:孔虹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京市仙林实验幼儿园学思路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