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有害病菌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园集体生活,极易造成传染。为了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特分享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请家长们查收,做到家园共防。
各位家长们:
您好!
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肠道传染病等。
为了确保幼儿的安全,我园除了做好幼儿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感冒发烧、咳嗽、头痛、乏力、出疹、嘴巴肿痛等现象,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与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如确诊为传染病,切不可隐瞒。
2.如孩子被医院确诊为患传染病,病愈后需凭主诊医生开具的痊愈证明及复诊病历返园,以确保其他幼儿的安全。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5.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等多种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相应疫苗来预防。
孩子是祖国和家庭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携手撑起安全健康的一片天!
最近大家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比较特别:你“阳过”了吗?“阳康”你有什么症状?虽然都是比较轻松的玩笑方式,但是大家的内心还是比较担心的,尤其是家里面有小朋友的宝爸宝妈们,都希望自己和小朋友可以健健康康的。
为了避免再次感染,或者由于感染遗留的问题影响儿童健康,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儿童外出仍建议正确佩戴口罩,尤其是人多或比较密闭的场所。
2.在日常生活中督促孩子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教会小朋友七步洗手法。
3.告诉小朋友不要用手随意触碰自己的鼻子、嘴巴、眼睛。打喷嚏用手肘捂住口鼻,或者使用纸巾。
4.在恢复期小朋友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可在家适当的活动,比如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适当的户外运动等。
5.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幼儿如有明显面色苍白、精神萎靡、食欲明显减退、心慌、乏力等不适,还是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1.家长回家后应换掉外面穿的衣物,洗手后再抱孩子。
2.用餐时,不要与小朋友共用餐具。给孩子喂食时,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尝试食物后再喂给孩子,更不要用嘴嚼完食物后再喂给孩子。
3.小朋友的玩具和用品,应定期消毒。
4.室内常通风,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次。
5.带孩子外出玩耍尽量不聚集,不去空气密闭的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的距离。
另外,儿童因其独有的生理特点,全身各个系统处于动态变化中,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发育不完善,易受病原体感染,合理的膳食不仅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养成喝水的习惯,保证充足的饮水量;适当运动是儿童最佳生长和发育及维持身体长期健康的必备条件。
流感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
1.在流感高发季,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子等。
2.做好生活、工作、学习等场所的室内通风、清洁,建议每天应确保至少两次以上的自然通风,每次开窗通风15~30分钟。
3.远离感染源:如在流感高峰期,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区域的频次,避免接触流感病人;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防止飞沫污染他人,流感病人要注意佩戴口罩。
4.均衡饮食、充分休息、多喝开水、适量户外运动,适时增减衣服等。
5.接种流感疫苗:这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引起腹泻和呕吐。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极少的病毒量便可引起发病。诺如病毒抗体无长期保护作用,人体可反复感染。诺如病毒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两要两不要”:回家后、饭前、便后,要勤洗手,生熟餐具、刀具要分开;不喝生水,不生食海、水产品以及未煮熟的食物。
2.勤开窗通风,定期对餐具进行煮沸消毒,餐具要全部被水覆盖,时间15-20分钟;毛巾、被褥等清洗后置阳光下曝晒,曝晒时间不低于6小时。
3.若出现腹泻呕吐症状,应使用自己的饮食用具及生活用品,加强洗手,尽量不要与家人密切接触。
4.患病期间应做好家庭消毒,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
1.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后均要洗手。
2.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 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 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 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6. 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要保持孩子的手、口卫生,家中经常开窗通风,到人群聚集处应注意戴口罩。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1.不要接触病人。所以如果所在地出现有水痘病例,就不要带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场所,医院也尽量不要去,那里本身就是细菌病毒聚集的地方。
2.隔离观察。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触过病人水痘疱疹的液体、被病人污染过的用具,或是有被患者飞沫碰触到的可能,应将孩子隔离观察两到三周。
3.增强抵抗力。平时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水痘具有免疫时间超长的特点,只要感染过一次,几乎就不会再发生。所以建议家长们都带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种疫苗。
1.每天坚持室内换气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每天坚持晨午检,做到”一看,二摸,三问,四查”。
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户外活动之后洗手,饭后漱口、擦嘴。
4.春季气候干燥,增加孩子们的喝水次数及水量。
5.加强户外锻炼,保证足够的活动时间,让幼儿得到足够的日光照射,充分呼吸新鲜空气,提高幼儿自身的抵抗力。
6.进行预防传染病主题教育活动。
7.加强对活动室、活动器械、重点区域等消毒工作。
春季的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
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就可以有效地阻断病毒的流行和传播。
家长朋友们,
从现在起,我们一起努力,
让我们一起用细心和耐心,
给孩子们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
文 稿 | 幼儿园保健室
编 辑|明菁
审 核|胡清云
终 审|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