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育人本质强化策略,怎样通过品德故事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育人本质强化策略:通过品德故事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在幼儿教育中,品德教育是奠定孩子一生良好品格的基础。而品德故事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教育载体,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那么,如何通过品德故事有效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呢?以下是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一、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品德故事

  1. 0-3岁:简单、重复的故事
    这个阶段的孩子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选择情节简单、语言重复、充满情感的故事。例如,《小熊宝宝》系列中的“分享”和“礼貌”主题,通过重复的情节和直观的画面,帮助孩子初步理解“友好”和“合作”的概念。
  2. 3-6岁:情节丰富、寓意深刻的故事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选择情节稍复杂、寓意深刻的故事。例如,《狼来了》教导孩子诚实的重要性,《龟兔赛跑》则传递了坚持和努力的价值观。

幼教专家李季湄教授曾指出:“故事的选择要符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才能引发共鸣。”


二、通过故事互动加深理解

  1. 提问与讨论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思考。例如:“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兔子,你会怎么做?”“你觉得小狐狸的行为对吗?为什么?”这种互动能够帮助孩子内化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角色扮演
    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不同情境下的道德选择。例如,在《三只小猪》的故事中,可以让孩子扮演小猪和大灰狼,感受团结和智慧的重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教授强调:“角色扮演是帮助幼儿理解道德行为的有效方式,通过体验,孩子能够将抽象的道德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三、将故事与现实生活结合

  1. 联系实际情境
    在讲述完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将故事中的道德观念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后,可以问孩子:“在幼儿园里,你会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吗?”
  2. 创设道德情境
    通过创设与故事相关的现实情境,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道德行为。例如,在讲完《爱心树》的故事后,可以组织一次“关爱他人”的活动,让孩子通过实际行动表达爱心。

四、利用多元化的故事形式

  1. 绘本阅读
    绘本以其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通过画面传递道德信息。例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温馨的画面和语言,向孩子传达爱的力量。
  2. 多媒体故事
    利用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讲述故事,能够增强孩子的兴趣和参与感。例如,通过播放《狮子王》片段,向孩子传递责任与勇气的价值观。

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到:“故事的形式要多样化,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思考。”


五、家园共育,强化道德观念

  1. 亲子共读
    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品德故事,并讨论故事中的道德问题,能够加深孩子的理解。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大卫,不可以!》,并讨论为什么有些行为是不对的。
  2. 家园合作
    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设计品德教育方案。例如,幼儿园可以举办“品德故事分享会”,邀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强化道德教育的效果。

六、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

  1. 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的道德发展水平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故事和教育方法。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可以通过《小兔乖乖》的故事,鼓励他们勇敢表达。
  2. 正向引导
    当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强化他们的道德认知。

结语

通过品德故事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选择适合的故事、设计互动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并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正如幼教专家朱家雄教授所说:“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让我们用充满智慧和温暖的故事,为孩子的道德成长点亮一盏明灯!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育人本质强化策略,怎样通过品德故事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