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怎样通过讲故事比赛,促进立德树人教育?
引言:
讲故事比赛不仅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通过精心设计的比赛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精选故事内容,传递核心价值观
-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故事
故事内容应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例如《小熊宝宝》系列绘本,通过小熊的日常生活场景,传递分享、友爱、诚实等品德。
专家观点: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指出,“幼儿教育应注重生活化,通过熟悉的情境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选择《孔融让梨》《愚公移山》等传统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尊老爱幼、坚持不懈等中华传统美德。
案例: 某幼儿园在讲故事比赛中,教师通过《孔融让梨》引导幼儿讨论“分享”的意义,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向孔融学习。 - 结合时代主题,传递正能量
结合时代热点,如环保、抗疫等主题,选择《小树苗的成长》《白衣天使的故事》,帮助幼儿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二、创新比赛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热情
- 角色扮演与互动
鼓励幼儿在讲故事时加入角色扮演,例如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动作、表情和语言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方法: 教师可以准备简单的道具,如头饰、服装,让幼儿在表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 多媒体辅助,提升趣味性
利用PPT、动画、音效等多媒体手段,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在讲《三只小猪》时,配以大灰狼的音效,增强幼儿的沉浸感。
园长分享: 某幼儿园园长李老师表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故事比赛更具吸引力,孩子们的表现也更自然。” - 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设计小组讲故事环节,让幼儿共同讨论、分工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三、注重评价与反馈,强化德育效果
- 多元化评价标准
评价不仅关注语言表达,还应包括情感投入、品德表现等方面。例如,是否体现了故事中的价值观,是否积极参与等。
专家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强调,“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帮助幼儿在成功体验中强化正面行为。” - 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邀请家长担任评委或观众,增强家园共育的效果。例如,通过家长点评,让幼儿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与肯定。 - 后续延伸活动
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讨论“我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并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德育教育的效果。
四、案例分享:某幼儿园讲故事比赛的成功实践
某幼儿园以“爱与责任”为主题,举办了讲故事比赛。教师精选了《小猫钓鱼》《小马过河》等故事,鼓励幼儿在比赛中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亮点:
- 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生动地展现了故事中的情节。
- 家长积极参与,与孩子共同制作道具,增强了亲子互动。
- 比赛结束后,教师组织了“我是小小志愿者”活动,将故事中的价值观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效果: 通过比赛,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深刻理解了“责任感”和“坚持”的意义。
结语:
讲故事比赛是幼儿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精选故事内容、创新比赛形式、注重评价反馈,教师可以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记住: 每一次故事的讲述,都是播种一颗品德的种子;每一次比赛的参与,都是点亮一盏心灵的明灯。让我们用心设计、用情引导,让“立德树人”在故事中开花结果!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