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有趣!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接地气”的方式,让文化传承与创新变得生动有趣,让幼儿在快乐中感受文化魅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
一、 从“玩”中学,让文化传承“活”起来
-
游戏化体验: 将传统文化融入游戏,例如:
- 民间游戏: 跳房子、丢沙包、翻花绳,这些经典游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体会先人的智慧。
- 角色扮演: 创设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等主题情境,例如:模拟春节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赏月等,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传统文化习俗。
- 建构游戏: 提供积木、纸箱等材料,鼓励幼儿搭建传统建筑,例如:四合院、天坛、长城等,在建构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
生活化渗透: 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例如:
- 节日教育: 结合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例如:讲述节日故事、学唱节日歌曲、制作节日手工等,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了解节日习俗和文化内涵。
- 饮食文化: 结合地方特色美食,例如:四川的火锅、北京的烤鸭、广东的早茶等,开展美食主题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 语言文化: 引导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成语故事、谚语等,例如:学习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讲述《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成语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
二、 从“创”中悟,让文化创新“动”起来
-
艺术创作: 鼓励幼儿运用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例如:
- 绘画创作: 引导幼儿以“我心中的中国”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传统文化等。
- 手工制作: 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传统手工艺品,例如:剪纸、泥塑、脸谱等,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并尝试进行创新设计。
- 音乐舞蹈: 引导幼儿学习传统音乐、舞蹈,例如:京剧、民族舞等,并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编,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作品。
-
项目式学习: 围绕“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例如:
- “小小文化传承人”项目: 引导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例如:书法、剪纸、戏曲等,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究,并尝试进行创新和推广。
- “我爱我的家乡”项目: 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例如:制作家乡主题绘本、拍摄家乡主题短片等。
三、 从“合”中共,家园社协同育人
-
家园合作: 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活动,例如:
- 亲子阅读: 与家长一起阅读传统文化主题绘本,例如:《中国神话故事》、《中华成语故事》等,在亲子共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亲子活动: 与家长一起参加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观看传统戏曲表演等,在亲子互动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
社区联动: 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活动,例如:
- 邀请民间艺人进园: 邀请剪纸、泥塑、京剧等民间艺人走进幼儿园,为幼儿进行现场展示和教学,让幼儿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 组织幼儿参观文化场馆: 组织幼儿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让幼儿在参观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 专家观点
-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李季湄 认为:“幼儿园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要注重幼儿的体验和感受,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文化自信。”
-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教授冯晓霞 指出:“幼儿园开展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要注重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体验生活。”
总之,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引导幼儿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动,需要我们用心去设计、用爱去引导,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创新,最终成为具有深厚文化自信、卓越创新能力、文化传承使命与文化创新活力的新时代接班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