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怎样用智能教育产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智能教育产品已经成为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工具。作为深耕幼教领域多年的专家,我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那么,如何巧妙运用智能教育产品,为孩子们打开自主探索的窗口呢?让我们听听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的观点:”科技赋能教育,关键在于人机协同,而不是机器替代。”这启示我们,智能产品只是工具,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教育者如何智慧地使用它们。

一、智能产品的”打开方式”

  1. 选择适配年龄和发展阶段的产品
    就像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所说:”教育要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不可揠苗助长。”选择产品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切忌盲目追求”高难度”。例如,对于3-4岁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编程启蒙玩具,如可编程机器人;对于5-6岁幼儿,则可以选择具有创客性质的产品,如3D打印笔等。
  2. 创设”游戏化”学习情境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工作,玩具是儿童的工具。”智能教育产品要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可以通过AR技术将恐龙”带到”教室,让孩子们在虚拟与现实的交融中探索远古世界。
  3. 建立”支架式”学习模式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在使用智能产品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引导,但又不能过度干预。例如,在开展编程活动时,可以先让孩子自由探索,遇到困难时再给予提示,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策略的”组合拳”

  1. 项目式学习(PBL)与智能产品的结合
    可以参考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理念,围绕一个真实问题开展探究。例如,引导孩子们用智能积木搭建”未来城市”,通过编程实现交通灯的智能控制,在项目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2. “STEAM”跨学科整合
    借鉴美国STEM教育专家Anne Jolly的观点,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融为一体。例如,使用智能显微镜观察植物,用3D打印机制作模型,用编程软件设计动画,构建完整的知识链。
  3. “创客教育”实践
    国内创客教育倡导者谢作如教授强调:”创客教育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动手实践。”可以组织孩子用智能工具开展创意制作,如设计智能小夜灯、制作会跳舞的机器人等,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家校共育的”双向奔赴”

  1. 建立”家庭数字素养”
    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研究员所说:”家长要与时俱进,提升数字素养。”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使用智能产品,在互动中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数字工具。
  2. 打造”学习共同体”
    可以借鉴芬兰教育专家Pasi Sahlberg的经验,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例如,开展”智能产品使用分享会”,让家长了解教育产品的使用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3. 培养”数字公民意识”
    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教育框架》,在培养孩子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孩子理性使用智能产品,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

四、实践建议

  1. 分龄使用建议

    • 小班(3-4岁):以触摸类、声光类产品为主,如智能故事机、电子积木等。
    • 中班(4-5岁):增加简单编程类产品,如可编程机器人、益智拼图等。
    • 大班(5-6岁):引入创客类产品,如3D打印笔、智能画板等。
  2. 使用时间建议

    • 每天使用智能产品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 每周固定1-2次深度使用时间,开展项目式学习。
  3. 环境创设建议

    • 打造”智能创新角”,配备丰富的智能教育产品。
    • 设置”作品展示区”,鼓励孩子们分享创作成果。

结语:智能教育产品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工具,但核心在于”教育”而非”智能”。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科技,以专业的精神运用工具,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智慧之窗。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培养具有自主性、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怎样用智能教育产品,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精神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