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家长“教育经验分享大会”的策略与实践
引言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与幼儿园的有效合作能够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平台为家园共育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如何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家长“教育经验分享大会”,促进家园共育的深度发展,是当前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课题。以下从策略、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专业解答。
一、策略设计:明确目标与形式
-
目标定位
- 提升家长教育能力:通过分享交流,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和方法。
- 促进家园沟通:增强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 构建共育共同体:打造家长、教师、专家多方参与的教育生态。
-
形式创新
- 线上直播+互动:利用直播平台(如微信、钉钉、Zoom等)进行实时分享,设置互动环节。
- 主题论坛:围绕幼儿发展热点(如情绪管理、习惯养成等)展开讨论。
- 案例分享:邀请优秀家长分享实践经验,提供可借鉴的育儿案例。
- 专家讲座:邀请幼教专家(如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等)进行专题讲解。
二、实施步骤:系统化推进
-
前期准备
- 需求调研: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家长的教育困惑和兴趣点。
- 平台选择:根据家长使用习惯,选择操作简便、功能齐全的平台。
- 内容策划:制定分享主题,邀请分享者,设计互动环节。
- 宣传推广:通过班级群、公众号等渠道提前宣传,吸引家长参与。
-
活动实施
- 开场介绍:由园长或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和流程。
- 主题分享:家长、教师或专家围绕主题进行分享,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
- 互动问答:设置实时问答环节,解答家长疑问。
- 案例展示:播放优秀家长育儿视频或PPT,增强现场感。
- 总结提升:主持人总结活动亮点,提出后续行动建议。
-
后期跟进
- 内容回放:将活动视频或文字整理发布,方便家长再次学习。
- 反馈收集:通过问卷或留言收集家长意见,优化后续活动。
- 持续互动:建立家长社群,鼓励家长在日常中继续交流。
三、注意事项:确保活动效果
- 内容贴近实际
分享内容应结合幼儿发展特点和家长实际需求,避免空洞的理论讲解。例如,针对小班家长,可以分享“如何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针对大班家长,可以探讨“幼小衔接的准备策略”。 - 互动形式多样
通过投票、留言、连麦等方式增强互动性,避免单向灌输。例如,设置“育儿困惑榜单”,让家长投票选出最关心的问题,作为讨论重点。 - 技术支持到位
提前测试平台功能,确保网络稳定,配备技术人员解决突发问题。 - 激励机制设计
对积极参与的家长给予奖励,如颁发“优秀分享者”证书、赠送育儿书籍等,激发家长参与热情。
结语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家长“教育经验分享大会”,不仅能够打破时空限制,还能有效促进家园共育的深度发展。通过科学的策划、系统的实施和持续的跟进,幼儿园可以与家长携手,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创设更优质的教育环境。正如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所说:“教育是共同的事业,家长与教师是教育的伙伴。”让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推动家园共育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 李季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冯晓霞. 幼儿教育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 陈鹤琴. 家庭教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