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信息化:如何利用智能教学工具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
在信息化时代,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智能教学工具不仅为幼儿教育带来了技术革新,更为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无限可能。那么,如何利用这些工具,真正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和实践案例。
一、智能教学工具在探究式学习中的核心价值
-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智能教学工具(如互动白板、AR/VR设备、教育机器人等)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和互动体验,为幼儿创设真实或虚拟的学习情境。例如,利用AR技术,幼儿可以“走进”森林,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种沉浸式体验能极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支持个性化学习
智能工具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路径。例如,智能学习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为不同幼儿推荐适合的探究主题和资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成长。 - 促进协作与分享
智能工具(如协作平板、在线讨论平台)可以支持幼儿之间的合作探究。例如,在“植物生长”主题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平板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与同伴分享观察结果,共同解决问题。
二、利用智能教学工具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具体策略
- 主题式探究:从问题出发
以“天气变化”为例,教师可以利用智能天气预报APP,引导幼儿观察天气现象,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会有雨?”),并通过互动软件模拟雨的形成过程,让幼儿在探究中理解自然现象。 - 游戏化探究:寓教于乐
利用教育类游戏(如“小小科学家”系列),将探究任务融入游戏中。例如,在“垃圾分类”游戏中,幼儿需要通过分类操作,解锁新关卡,从而在玩中学、学中玩。 - 跨学科整合:多维度探究
智能工具可以支持跨学科的探究活动。例如,在“昆虫世界”主题中,幼儿可以通过智能显微镜观察昆虫结构(科学),用绘画软件记录观察结果(艺术),并通过语音识别工具与同伴分享发现(语言)。 - 家园共育:延伸探究空间
利用智能家园互动平台,教师可以将探究活动延伸到家庭。例如,在“家庭小实验”活动中,家长可以通过平台获取实验指导,与孩子一起完成探究任务,并上传成果与班级分享。
三、实践案例:智能工具在探究式学习中的应用
案例1:AR技术在“恐龙世界”主题中的应用
教师利用AR技术,将恐龙“复活”在教室中。幼儿通过平板设备,观察恐龙的外形、行为,并提出问题(如“恐龙吃什么?”)。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查阅电子绘本、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自主寻找答案。
案例2:教育机器人在“编程启蒙”活动中的应用
在“小小程序员”活动中,幼儿通过编程机器人,设计简单的指令(如“前进”“转弯”),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程序,完成指定任务。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幼儿的逻辑思维,也增强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四、专家观点与建议
-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指出:“智能教学工具的应用,应始终以幼儿的发展需求为核心,避免技术喧宾夺主。”
-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探究式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智能工具只是辅助手段,教师应善于利用技术,创设开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
实践建议:
-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素养,熟练掌握智能工具的使用方法。
- 在活动中,注重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支持幼儿的探究学习。
五、结语
智能教学工具为学前教育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技术的应用必须以幼儿的发展为核心。通过科学的设计与引导,智能工具可以成为激发幼儿好奇心、培养探究能力的强大助力。让我们携手,用科技点亮幼儿的探究之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