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智化管理背景下,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数智化工具进行探索与发现,培养好奇心?
在当今数智化时代,幼儿教育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智化工具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该如何有效引导幼儿运用这些工具,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呢?以下是几点专业建议:
1. 选择适龄的数智化工具,激发兴趣
- 工具选择: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数智化工具。例如,3-4岁幼儿可以使用简单的互动绘本APP(如“宝宝巴士”),而5-6岁幼儿则可以尝试编程启蒙工具(如“ScratchJr”)。
- 兴趣导向:工具的内容应与幼儿的兴趣点结合。比如,喜欢动物的孩子可以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观察虚拟动物,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 专家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李季湄教授曾指出:“数智化工具应作为幼儿探索世界的‘桥梁’,而非‘终点’,关键在于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主动探索
- 问题驱动: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幼儿主动使用数智化工具寻找答案。例如,“为什么蝴蝶的翅膀有这么多颜色?”可以引导幼儿使用平板电脑查阅资料或观看相关视频。
- 情境创设:利用数智化工具创设虚拟情境,如模拟太空探索、海底世界等,让幼儿在沉浸式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案例分享:某幼儿园利用VR技术带幼儿“参观”恐龙时代,孩子们在虚拟环境中主动提问:“恐龙吃什么?”“它们为什么会灭绝?”这种情境化学习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
3. 注重互动与合作,培养探究能力
- 小组活动:鼓励幼儿以小组形式使用数智化工具,共同完成任务。例如,使用平板电脑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程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 教师引导:教师在活动中扮演“引导者”角色,适时提问、启发思考。例如,“你们觉得这个程序为什么会这样运行?”“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 行业实践:北京某幼儿园通过“数智化探索角”活动,让幼儿在小组中轮流操作智能机器人,观察其行为并记录发现,这种互动式学习效果显著。
4.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数智化思维
- 生活化应用:将数智化工具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例如,使用智能手表记录每天的步数,引导幼儿观察数据变化,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
- 跨学科融合:将数智化工具与科学、艺术等领域结合。例如,利用平板电脑拍摄植物生长过程,制作成“植物日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 专家建议: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虞永平教授强调:“数智化教育应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感知、体验和学习。”
5. 关注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支持
- 分层指导: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数智化任务。例如,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的编程任务;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从简单的互动游戏开始。
- 个性化反馈:通过数智化工具记录幼儿的学习过程,分析他们的兴趣点和薄弱环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 实践案例:上海某幼儿园通过智能学习平台为每个幼儿定制学习路径,教师根据平台数据调整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
6. 家园共育,延伸探索空间
-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使用数智化工具,如共同完成一个科学小实验或观看教育类视频,增强亲子互动。
- 资源共享:向家长推荐优质的数智化教育资源,如“凯叔讲故事”“小伴龙”等APP,帮助幼儿在家庭中继续探索。
- 专家观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占兰指出:“家园共育是数智化教育的重要环节,家长的支持和参与能有效延伸幼儿的探索空间。”
7. 注重安全教育,培养健康使用习惯
- 时间管理:控制幼儿使用数智化工具的时间,避免过度依赖。建议每次使用不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 内容筛选:确保数智化工具的内容健康、安全,避免幼儿接触不适宜的信息。
- 习惯培养:教育幼儿正确使用数智化工具,如保持正确的坐姿、保护视力等。
结语
在数智化管理背景下,引导幼儿运用数智化工具进行探索与发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应用,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通过科学的设计与引导,我们可以让数智化工具成为幼儿探索世界的“魔法棒”,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正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让我们用数智化工具,为幼儿点燃探索世界的热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