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资深的幼教专家,我认为组织参观活动是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拓宽幼儿认知视野的绝佳途径。以下是我的一些专业建议:
一、参观活动前的精心准备
-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参观活动不是简单的“走马观花”,而是要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例如,参观博物馆可以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参观科技馆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参观敬老院可以培养幼儿的尊老爱幼意识。
- 选择合适的地点: 参观地点的选择要与活动目标相匹配,同时要考虑到安全、交通、时间等因素。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可以选择距离较近、环境熟悉的场所,如幼儿园附近的公园、超市等;对于中大班幼儿,可以选择更具教育意义的场所,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
- 做好家园沟通: 在活动前,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告知家长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等,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二、参观活动中的有效引导
- 激发兴趣,引导观察: 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游戏化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例如,在参观动物园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 互动交流,深化理解: 教师要鼓励幼儿与讲解员、工作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并引导幼儿之间进行讨论分享,加深对参观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参观博物馆时,可以鼓励幼儿向讲解员提问,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 随机教育,渗透德育: 教师要善于抓住参观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参观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参观公园时,可以引导幼儿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在参观敬老院时,可以引导幼儿尊敬老人,帮助老人。
三、参观活动后的延伸拓展
- 回顾总结,巩固提升: 参观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回顾总结,引导幼儿用绘画、手工、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巩固和提升参观活动的效果。
-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教师要与家长分享参观活动的照片、视频等资料,并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将参观活动的教育效果延伸到家庭,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专家观点: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指出:“参观活动是幼儿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李季湄教授强调:“在参观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案例分享:
某幼儿园组织大班幼儿参观消防队,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消防员的着装、消防车的构造,并鼓励幼儿与消防员进行互动交流。参观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了绘画和表演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共同分享参观的收获。
总之,组织参观活动是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拓宽幼儿认知视野的有效途径。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有效引导幼儿参与,并注重活动的延伸拓展,才能真正发挥参观活动的教育价值。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