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孩子正在客厅玩耍,忽然听到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听觉)。他朝门口的方向看过去(视觉),原来是爸爸下班回来了。
爸爸抱起孩子,孩子摸了摸爸爸的胡渣(触觉),觉得太扎手,于是挣扎着从爸爸身上下来,走到茶几边,拿起一个苹果握住(实体感官),一口咬了下去(味觉)。
这个时候,从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味(嗅觉),快要吃晚饭了。
短短几分钟时间,视听触嗅味以及实体感官,孩子全部都接触了个遍——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感官体验。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还要煞费苦心地在教室里设置一个感官区呢?
独立出一个特质,独立出一种感官
有的时候,东西并不是越多越好。两道菜摆在面前,发出的气味的确不同,但是外观也完全不同啊。孩子可能会觉得,我到底是要看还是要闻啊?这对成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干扰。而通过精心设计的感官教具,则帮助孩子移除了这样的干扰。以嗅觉瓶为例,我们把不同的气味装进瓶子里。但从外观上,你是看不出任何区别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帮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种感官上。
感官区中也有几份工作是包含了两种感官的,但其中一种感官必须是视觉。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使用眼罩来移除视觉,让孩子仍然专注于一种感官。比如这份重量板的工作,不同重量的板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但戴上眼罩后,我们能感受到的就只有重量这一个特质了。
感官精致化
如果孩子能够发现一些身边事物的细小差别,他们就会对这个世界更感兴趣。感官教具能够提升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有几份感官工作所呈现出的细小感官差别,对成人来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
通过摇晃发出声音的声音筒
色板第三盒
有意义的活动
在蒙台梭利教室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活动」。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感官教具拿起来把玩把玩,摆弄摆弄,那它们也不足以被称作为有意义的活动了。感官教具的操作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配对和排序。 配对是把两个相同的配在一起。比如布盒,孩子戴上眼罩后,需要通过去感受布的材质来进行配对。
排序则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发现细小差别」。比如色板第三盒,颜色从浅到深排列。
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孩子能够对这些感官印象产生更深的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人是需要目标导向的,而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无疑能够让孩子更感兴趣地进行感官区的工作。
大量的语言
在感官区,我们会给孩子介绍大量的语言。大的、小的、粗的、细的、重的、轻的、粗糙的、光滑的、热的、温的、凉的、冷的、酸的、甜的……以及它们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更大的、最大的,等等。还有各种颜色的名称、各种布的材质名称、各种平面图形的名称、各种立体几何形状的名称……所有这些语言,都是在孩子与教具充分接触后才进行介绍的。
换句话说,孩子是先获得真实的经验,然后再习得语言并将其与经验进行结合的。这正是我们学习语言时应该尊重的规律。
感官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即便是色板第三盒中有六十三种不同的颜色,但它仍然不可能将世界上所有的颜色都包括在内。孩子在感官区的工作,是为了精致化自己的感官,也是为了积累更多的感官经验。但最为重要的是,孩子通过感官区的工作,获得了通往世界的钥匙。 虽然色板第三盒中只有六十三种颜色,但我们可以期待他们去找到更多的颜色。感官区的工作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他们可以真正地去探索世界了——毕竟,生活中处处都是感官。
本文来自微信号:端爸的蒙台梭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