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是培养幼儿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幼儿参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1. 以故事为载体,激发兴趣
- 专家观点: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季湄教授曾指出,幼儿对故事的接受度极高,通过故事可以潜移默化地传递文化价值观。
- 实践建议:在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前,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节日相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如“年兽的故事”“屈原投江”),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端午节前,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屈原的故事,并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吃粽子”。
2. 以体验为核心,增强参与感
- 专家观点:北京师范大学的刘焱教授强调,幼儿的学习是通过直接体验和操作完成的,传统节日活动应注重让幼儿“动手做”。
- 实践建议:设计互动性强的活动,如春节时让幼儿参与剪窗花、写福字;中秋节时一起制作月饼;端午节时组织包粽子比赛。通过亲身体验,幼儿不仅能感受节日的乐趣,还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3. 以环境为依托,营造文化氛围
- 专家观点:南京师范大学的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隐性课程”,对幼儿的文化认同感有重要影响。
- 实践建议:在节日期间,幼儿园可以布置与节日相关的环境,如春节挂灯笼、贴春联;端午节悬挂艾草、香包。还可以设置“文化角”,展示传统服饰、工艺品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化魅力。
4. 以游戏为形式,寓教于乐
- 专家观点:华东师范大学的华爱华教授提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传统节日活动应融入游戏元素。
- 实践建议:设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游戏,如春节的“舞龙舞狮”游戏、中秋节的“月亮接力赛”、端午节的“赛龙舟”游戏。通过游戏,幼儿不仅能享受快乐,还能在玩中学习文化知识。
5. 以家庭为延伸,形成教育合力
- 专家观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刘占兰研究员强调,家庭是幼儿文化认同感培养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
- 实践建议: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如春节时全家一起包饺子、贴春联;中秋节时一起赏月、讲故事。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形式,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中传承传统文化。
6. 以现代技术为辅助,创新传播方式
- 专家观点:华南师范大学的袁爱玲教授指出,现代技术可以为传统文化教育注入新活力。
- 实践建议: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播放与节日相关的动画片、制作节日主题的PPT或短视频,让幼儿在视听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通过AR技术,让幼儿“穿越”到古代,亲身体验节日的场景。
7. 以情感为纽带,培养文化自豪感
- 专家观点:上海师范大学的方明教授认为,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需要从情感入手,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暖与美好。
- 实践建议:在节日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如让幼儿分享“我最喜欢的节日习俗”“我眼中的中秋节”等。通过情感表达,幼儿的文化自豪感会逐渐增强。
案例分享:
某幼儿园在端午节期间,组织了一场“粽香四溢”主题活动。教师先通过故事讲述端午节的由来,然后带领幼儿一起包粽子、制作香包,最后还举办了一场“赛龙舟”游戏。活动结束后,许多幼儿兴奋地告诉家长:“我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粽子真好吃!”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幼儿体验了节日的乐趣,还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总结: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参与传统节日文化活动,需要教师以故事、体验、环境、游戏、家庭、技术和情感为切入点,让幼儿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体验中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科学、有趣、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我们能够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