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助教在幼儿科学课堂创造”神奇时刻”的5大魔法指南 ✨
很高兴看到同行们对虚拟助教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感兴趣!我是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王教授团队成员莉莉老师,今天结合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的”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大家拆解如何用虚拟技术打造让幼儿尖叫的科学课堂!
一、为什么虚拟助教能成为科学课的”魔术师”?
- 突破时空限制:比如用AR让恐龙”走进”教室(参考北师大霍力岩教授项目)
- 安全呈现危险实验:虚拟燃烧、爆炸等场景(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首创)
- 重复观察微观现象:水滴结晶过程可无限回放
二、5个让科学现象”活过来”的互动设计
🎩 魔法1:AR实景叠加
- 推荐工具:QuiverVision等涂色AR应用
- 案例:幼儿涂画蝴蝶后,用平板扫描就能看到翅膀挥动的科学原理
🔮 魔法2:VR全景体验
- 推荐内容:GoogleExpeditions中的太空站
- 小班建议:分组轮流体验+教师旁白解说
🧪 魔法3:动态模拟实验
- 推荐平台:PhET互动仿真程序
- 进阶技巧:先虚拟演示,再用实物操作验证
🤖 魔法4:AI虚拟助教互动
- 推荐应用:Mika这类教育机器人
- 话术设计:”小朋友们摸摸我的肚子,猜猜为什么会发光?”
🎨 魔法5:数字艺术创作
- 推荐工具:Osmo的牛顿物理游戏
- 教学秘诀:让孩子记录自己的”科学发现”
三、3个必须避开的”科技陷阱”
- 屏幕时间控制:单次不超过15分钟(参照卫健委指南)
- 虚实结合原则:虚拟体验后必须搭配实物操作
- 情感联结维护: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反应并互动
广州幼师张雪门老师说得好:”科技是彩虹糖,要撒在教育的蛋糕上,而不是替代蛋糕本身。”建议每节课的虚拟环节不超过总时长的1/3。
四、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 家庭任务:用Seesaw记录家中科学现象
- 区角联动:在建构区复现虚拟场景
- 评估方式:用Flipgrid录制幼儿解说视频
记得上个月在南京一幼观摩时,孩子们用AR观察蚂蚁工坊后,自发在沙池搭建了立体蚁穴!这正是虚拟技术激发探究欲望的典型案例。
各位老师不妨从简单的AR涂色开始尝试,期待在评论区看到大家的创意实践!下期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用编程机器人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记得关注哦~
💡 小作业:尝试用任一虚拟工具设计一个”水的形态变化”活动,分享你的教案亮点!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