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普惠覆盖率与教师资源整合创新能力的双赢策略
很高兴探讨这个重要话题–如何通过提升普惠幼儿教育覆盖率来促进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深耕幼教领域多年的专家,我将从实践角度分享一些专业见解。
普惠覆盖率提升带来的资源整合创新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曾晓东教授的研究表明:”普惠园覆盖率每提高10%,区域内教师专业交流频率就会增加15-20%”。这种交流是资源整合创新的温床。具体来说:
- 规模效应创造资源整合平台:当普惠园数量增加,教育部门通常会建立统一的资源平台。如上海浦东新区在普惠率达到85%后建立的”区域幼教资源云”,汇集了2000+教学活动案例供教师创新借鉴。
- 激励教师成为资源”策展人”: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发现,在普惠率高的地区,教师会自发形成”教学资源创新社群”,如深圳龙岗区的”幼儿教师创客空间”每月产出30+个创新教案。
具体实施路径
1. 建立区域资源协作网络
成都市青羊区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区90%普惠园参与”教育资源流转站”项目,每所幼儿园贡献3-5个特色课程包,形成拥有800+资源的共享库。教师朱琳表示:”看到其他园所的创意后,我们团队迸发出10多个新点子。”
2. 开展”普惠+”教师能力提升工程
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设计了”普惠三步法”培训体系:
- 发现阶段:组织教师调研社区普惠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
- 整合阶段:培训资源改造能力(如怎样将社区公园变成自然课堂)
- 创新阶段:举办”一物多玩”教具设计大赛
3. 开发普惠导向的教师评估工具
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团队研发的”教师资源整合能力评估表”包含5个维度:
- 普惠资源敏感度(20%)
- 资源转化能力(25%)
- 创新应用效果(25%)
- 分享传播力度(15%)
- 持续优化意识(15%)
创新实践案例
广州越秀区某普惠园李老师的故事令人振奋:在区教育局组织的”普惠资源创意大赛”中,她带领团队将菜市场的价签改造成数学教具,废弃纸箱变成建构材料,这种创新后来被20多所幼儿园借鉴。她说:”普惠不是限制,而是激发我们挖掘身边教育资源的动力。”
行动建议
- 组建跨园教研共同体:建议每3-5所普惠园组成”资源创新联盟”,每月一次”创意集市”。
- 建立资源创新积分系统:可参考上海闵行区的做法,教师资源创新成果可折算继续教育学时。
- 举办普惠教育创客节:深圳南山区已连续5年举办该活动,累计产生300+个优秀案例。
正如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所说:”普惠不是教育的’简装版’,而是激发教育智慧的’催化剂’。”当我们以创新思维看待普惠,它就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强大引擎。
您所在地区是否有类似的普惠教育创新实践?欢迎分享您的经验和想法,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些策略。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