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在幼儿园一线工作时,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小朋友们前一秒还兴致勃勃地玩积木,下一秒就被窗外的蝴蝶吸引跑了。作为从业15年的幼教人,我想分享几个”实战干货”。
首先我们要明白,3-6岁幼儿注意力时长本就有限(通常年龄×2-5分钟),这是大脑前额叶发育的客观规律。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说过:”与其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如说是我们提供的活动不够吸引人。”
建议试试这些方法:
- “三明治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推荐):
- 第一层:3分钟高互动导入(如手指谣+实物教具)
- 第二层:8-10分钟主题活动(每2分钟变换操作方式)
- 第三层:2分钟戏剧化收尾(比如”小兔子要回家睡觉啦”)
- 环境创设的魔法:
采用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提出的”三区联动”: - 动态区(律动、戏剧)
- 静态区(绘本、拼图)
- 探索区(科学小实验)
每15分钟轮换区域,保持新鲜感 - “哇时刻”捕捉技巧:
准备些神秘道具箱,当孩子兴趣开始分散时,突然拿出”魔法袋”:”猜猜今天森林爷爷送来了什么?”(这个方法是借鉴了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
特别提醒:广州番禺幼儿园的王秋老师团队研究发现,将学习目标嵌入到以下活动中,孩子专注度能提升40%:
- 角色扮演(如”超市购物”学数学)
- 自然探索(用落叶分类学科学)
- 身体游戏(跳格子认字)
最后记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话:”幼儿的学习就该像逛公园,看似随意漫步,实则处处有教育契机。”不妨把课程设计成”探险游戏”,你会看到令人惊喜的变化!
需要具体某个年龄段(小/中/大班)的实施方案,可以继续交流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