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在跨学科活动中培养幼儿的高阶思维,正是当下幼教改革的重要方向。让我结合几位大咖的观点和一线实践经验,给您支几招实用的”思考引导术”。
🌟 跨学科思维引导四部曲 🌟
- 「问题链设计法」(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观点)
- 基础层:观察性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 进阶层:比较性问题(”这两片叶子有什么不同?”)
- 高阶层:推理性问题(”如果下雨了,蚂蚁会怎么做?”)
建议准备3-5个递进式问题串,像爬楼梯一样带着孩子思考。 - 「五感探究法」(借鉴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
案例:在”秋天的树”主题中
👂 听:录制不同树叶沙沙声让孩子辨音
👐 触:蒙眼触摸树皮纹理猜树种
👀 视:用放大镜观察叶脉走向
👃 嗅:对比松果和银杏果气味
👅 尝:安全品尝应季水果
多感官刺激能激活不同脑区,促进整合思维。 - 「思维可视化工具」(参考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研发)
- 气泡图:记录发散思维(如”水的用途”)
- 双泡图:对比分析(比较青蛙和鸭子的特征)
- 流程图:梳理步骤(植物生长过程)
Tip:中大班可引入简易版思维导图,小班用贴纸+简笔画。 - 「反思性对话技巧」(源自哈佛Project Zero研究)
黄金三问:
💡 “你是怎么发现的?”(过程反思)
💡 “如果重来你会怎么做?”(元认知)
💡 “这个和上次玩的有什么联系?”(知识迁移)
🏆 特别推荐:北京芳草幼儿园的”问题银行”做法
每个孩子存折本记录自己提出的问题,月末评选”最佳问题小博士”,效果特别好!
注意三个避免:
❌ 避免替代思考(直接给答案)
❌ 避免封闭提问(是不是/对不对)
❌ 避免打断思考(留足5秒等待时间)
最后分享李季湄教授的金句:”幼儿的思维就像待点燃的火把,教师要做的是提供火星,而非灌满水桶。”建议从STEAM主题活动入手,比如搭建纸桥(融合科学+工程+艺术),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需要具体活动方案的话,我可以再分享几个跨学科案例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