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作为深耕托幼一体化研究15年的幼教人,我经常和一线教师深入交流。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周念丽教授就曾指出:”托幼一体化是当下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教师的专业转型是最大挑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要克服哪些”硬骨头”:
🌟【首要难题:专业能力断层】
0-3岁和3-6岁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团队研究发现:
• 80%的幼师缺乏婴幼儿发展评估知识
• 93%没系统学习过婴幼儿回应性照护
建议:参加”育婴师+早教师”双证培训(如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的课程)
💡【实操痛点大清单】
-
一日流程再造困难
- 托班需要”吃-睡-玩”小循环(2小时/循环)
- 混龄活动中常规培养策略(参考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三阶引导法”)
- 环境创设的降维挑战
• 北京丰台一幼王老师分享:”我们花了3个月调整教具高度,所有柜子都要降到50cm以下” -
家长工作模式转型
- 要建立”照护日志”(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的每日五联单很实用)
- 沟通频次需提升至3-5次/天
🎯【突破策略三把钥匙】
- 组建”托幼联合教研组”(借鉴南京实验幼儿园的1+1+N模式)
- 开发过渡性课程包(推荐杭州娃哈哈幼儿园的”阶梯适应方案”)
- 建立保教融合评价体系(可参考《托育机构质量评价标准》2023版)
记得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说过:”托幼一体化的核心是让教育自然地向下延伸。”建议老师们先从”观察记录”练起,使用《婴幼儿行为观察量表》(PCERA),慢慢找到感觉。
你们园所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欢迎留言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记得关注下周的”托幼一体化教师成长营”直播~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