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成长档案:让孩子的科学思维在自然手工中”看得见”】✨
很高兴您提出这个专业问题!我是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林敏老师(北师大教育学博士),曾带领团队开发过”自然探究课程体系”。记录这个环节特别考验教师的观察智慧,我来分享几个实用妙招:
🌱 记录要点三层递进法(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幼儿行为观察三境界”理论):
-
基础层·材料选择行为
- 拍下孩子收集自然物的过程(如对比捡拾不同树叶的专注表情)
- 记录原话:”这块树皮有洞洞,我想做成小虫子的家”(体现生物习性认知)
-
进阶层·科学逻辑外化
- 视频记录幼儿测试材料的过程(如用树枝搭桥时反复尝试承重)
- 制作”科学决策思维图”:用便利贴还原孩子”预测-验证-调整”的思考路径
-
拓展层·跨领域联结
🎨 创新记录工具包(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课改经验):
▫️”自然实验室”拍照墙:将材料按”软/硬””浮/沉”等科学属性分类张贴
▫️”科学家手账”:提供温度计/放大镜等工具记录本,孩子画下材料特征
▫️AR生态观察镜:扫描作品自动生成材料科学属性分析报告
📊 评价维度设计(参照南师大虞永平教授”项目式学习评价量表”):
- 科学探究意识(★是否主动观察材料特性)
- 知识迁移能力(★能否运用已有经验做选择)
- 问题解决策略(★遇到不匹配材料时如何调整)
💡 典型案例:
北京三义里幼儿园李老师记录的”松果小船”项目:
Day1:孩子发现松果遇水闭合→画下”潜水艇”设计图
Day3:对比测试松果vs核桃壳的浮力→自制水位刻度尺
Day5:用防水胶改良→成功承载10颗鹅卵石
这种记录方式既能捕捉即时行为,又能呈现科学思维的螺旋式发展,您觉得哪种方法最想尝试呢?欢迎继续探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