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答】普惠性幼儿园开展亲子手工义卖活动的5大创新策略(附实操案例)
亲爱的幼教同仁,我是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林雅玫老师。亲子手工义卖活动不仅能提升家园共育质量,更是培养幼儿社会性的绝佳契机。今天我将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的”项目式学习”理论,以及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经典案例,为您拆解如何让义卖活动既普惠又有品质!
🌟 策略一:低成本高价值的材料选择(环保理念贯穿)
- 推荐使用:鸡蛋托、卷纸芯、碎布头等生活废旧材料(参考南京鹤琴幼儿园张俊教授的”生活化课程”理念)
- 案例:成都十六幼通过”垃圾变形记”活动,家长与幼儿用酸奶瓶制作小花盆,成本几乎为0却卖出高价
✂️ 策略二:分层式手工设计(满足不同家庭需求)
- 基础版:托小班使用模板拓印(如树叶拓印环保袋)
- 创意版:中大班开展STEM手工(如福建师范大学丁海东教授推荐的”平衡鸟”制作)
- 豪华版:邀请家长志愿者指导特色工艺(编中国结、捏面人等)
🛍️ 策略三:情境化义卖市集(深度角色体验)
- 建议设置:定价区(认识数字)、宣传区(语言表达)、收银区(数学应用)
- 北京三义里幼儿园的”小小公益拍卖会”模式值得借鉴,幼儿轮流当拍卖师锻炼表达能力
📊 策略四:可视化善款追踪(生命教育延伸)
- 制作”爱心优师教研”展板,每筹集100元贴一片树叶
- 后续组织幼儿代表参与捐赠(如广州东方红幼儿园带幼儿给流浪动物中心送义卖款)
💡 策略五:新媒体赋能宣传(扩大影响力)
- 抖音挑战赛:#我们家的小小慈善家
- 微信直播:手工制作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特别强调过程性评价的价值)
⚠️ 特别注意:
- 提前1个月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说明教育意图
- 设置”爱心兑换券”替代现金交易(避免金钱敏感问题)
- 活动后组织”爱心故事会”进行情感升华
🌱 教育价值延伸建议(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社会领域:培养亲社会行为
- 艺术领域:创意表现能力
- 语言领域:买卖情境中的交流
- 科学领域:材料特性探索
记得收藏这份实操指南哦!如果您需要具体某个环节的详细方案(比如如何指导家长开展废物改造),欢迎随时与我交流。下期我将分享《普惠园如何用自然材料打造蒙氏工作》~
幼教干货 #家园共育新思路 #做有温度的学前教育
(本文参考文献:虞永平《生活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李季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