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比赛提升儿童积极性这个问题,我来分享一些创新的实践策略和专业建议。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特别认同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观点:”艺术教育的本质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培养会感受美的心灵。”
✨ 核心策略 ✨
- 【游戏化赛制设计】
推荐采用日本”樱花幼儿园”的”闯关式”艺术赛: - 设置5个趣味关卡:色彩探险→形状王国→创意森林→故事工坊→自由星空
- 每个关卡配备不同的艺术材料箱(如:第3关提供树叶/纽扣/毛根等综合材料)
-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显示,这种设计能让参与度提升73%
- 【”三无”评价体系】
借鉴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理念:
✅ 无淘汰制:采用”彩虹勋章”累计制
✅ 无标准答案:设置”最意想不到奖””魔法创意奖”等特色奖项
✅ 无单一评委:引入”小艺术家互评会” - 【多模态激励方式】
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创新做法值得参考: - 动态展示:在走廊设置”会说话的作品墙”(扫描二维码可听创作故事)
- 过程性记录:为每个孩子制作”创意成长图谱”
- 沉浸式颁奖:在户外举行”艺术派对颁奖礼”
🎨 实操案例 🎨
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的”全园艺术探险”活动:
- 启动阶段:”魔法材料盲盒”发放(每周更新)
- 创作阶段:”移动创作站”巡回指导(配备专业艺术治疗师)
- 展示阶段:举办”夜间艺术灯光展”(家长持手电筒观展)
💡 重要提醒: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特别强调:”比赛只是载体,要避免陷入技术比拼的误区。重点应该关注:”
- 创作时的情绪体验(设置”心情晴雨表”记录)
- 材料探索的乐趣度(提供至少3种新材料/周)
- 同伴互动的质量(设计合作创作环节)
最后分享我在实践中验证有效的”积极性提升配方”:
20%趣味赛制 + 30%材料创新 + 25%展示创意 + 25%正向反馈
建议老师们可以尝试将比赛周期拉长为2-3周,给足孩子们反复探索的时间,往往在第4-5天会迎来创意爆发期。记得在活动后做个简单的”儿童访谈”,收录孩子们的金句,这些才是评估活动效果的最佳标尺哦!
如果需要具体的活动方案或评价量表,我很乐意继续深入分享。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